【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
技术介绍
1、高速远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安全,这类地质灾害通常呈现体积规模大、运动速度快等特征,以较高的能量冲击支挡防护结构,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对高速滑坡的支挡防护工程措施,而对于泥石流,在沟道中建立拦挡坝是一项常用的工程措施,拦挡坝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筑成的不同形态的混凝土坝体,整体结构形式较为单一,同时其缓冲也是使用混凝土直接与石块进行接触,而没有一定的卸力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包括安装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五滑块(2),所述第五滑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15),所述安装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3),所述第三安装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4),所述第一安装块(1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9),所述第一挡板(2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块(23),所述第二安装块(1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与第三安装块(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9)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包括安装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五滑块(2),所述第五滑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15),所述安装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3),所述第三安装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4),所述第一安装块(1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9),所述第一挡板(2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块(23),所述第二安装块(1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与第三安装块(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24),所述侧板(24)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21),所述第三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9),所述第二滑块(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器(34),所述第二阻尼器(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45),所述第二挡板(4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弹簧(35),所述第二阻尼器(34)贯穿第三安装弹簧(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4)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21),所述第三滑槽(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器(20),所述第一阻尼器(20)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槽(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板(26),所述调节板(2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弹簧(25),所述安装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弹簧(17),所述第一安装弹簧(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与第一挡板(2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45)的内部开设有第四滑槽(27),所述第四滑槽(2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9),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平,洪伟,唐军,周日,唐海,唐文武,张兵,倪黄雷,谷心想,王卫明,赵海洋,刘铖,陈雄,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