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氢分时输出液流电池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532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流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氢分时输出液流电池,克服了制氢设备无法单独存储电能,储存电能设备无法单独实现制氢的弊端,实现了液流电池同时储存电能与氢能,满足了用户多样化需求。氢气随用随制,提升了氢气储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流储能。


技术介绍

1、人类生存和发展时刻离不开能源,人类目前所利用的能源绝大多数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他们的储量也日益减少。不久的将来,人类便会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由此可以引发一系列地缘政治危机甚至军事冲突。此外,化石燃料的燃烧也不可避免的带来大量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因此,大规模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势在必行。但是,这些清洁可再生能源往往具有不连续与不稳定的特点,所产生的电能无法被直接并网利用。

2、大规模利用清洁能源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不连续、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所发出来的电储存起来,然后再根据需要提供输出。液流电池可以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是一种安全性高的、非常有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氢能因其储量丰富、发热值高、燃烧性能好、环保等优势,成为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从未来的能源结构来看,需求一定是多样化的。一个先进的储能系统,既要满足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用户对氢能的需求。将液流电池技术与储氢技术相结合,可以同时提供电能和氢能的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氢分时输出液流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负极集流体(1)、中部通孔放置有负极的环状负极电极框、离子传导膜(8)、中部通孔放置有正极的环状正极电极框、正极集流体(2),负极储液罐(10),正极储液罐(11),负极循环泵(12),正极循环泵(13);由负极集流体(1)、环状负极电极框和离子传导膜(8)所围绕而成的负极所在腔室为负极电极腔,由正极集流体(2)、环状正极电极框和离子传导膜(8)所围绕而成的正极所在腔室为正极电极腔;负极储液罐(10)内装填有负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通过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15)经负极循环泵(12)在负极储液罐(10)和负极电极腔之间循环流动;正极储液罐(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氢分时输出液流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负极集流体(1)、中部通孔放置有负极的环状负极电极框、离子传导膜(8)、中部通孔放置有正极的环状正极电极框、正极集流体(2),负极储液罐(10),正极储液罐(11),负极循环泵(12),正极循环泵(13);由负极集流体(1)、环状负极电极框和离子传导膜(8)所围绕而成的负极所在腔室为负极电极腔,由正极集流体(2)、环状正极电极框和离子传导膜(8)所围绕而成的正极所在腔室为正极电极腔;负极储液罐(10)内装填有负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通过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15)经负极循环泵(12)在负极储液罐(10)和负极电极腔之间循环流动;正极储液罐(11)内装填有正极电解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彦斌李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