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软下硬地层桩基钻进支护,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
技术介绍
1、沿海地区桥梁施工过程中,常常面临在上软下硬地层中进行桥桩施工的建设需求。上软地层是指接近地表的软土层或全风化岩层,该地层流动性较大、自稳性差,桥桩位于该区域时受力集中现象明显,桩体易在地层侧向压力下遭到破坏。下硬地层是指接近基岩层的中风化岩层,该地层自稳性较好,相对软岩层而言,位于该区域的桥桩不用做过多的支护。
2、目前在上软下硬地层中进行高架桥桩建设时,一般采用加强支护的施工组织形式,即对桥桩护筒整体按照上软地层特征进行设计,这种做法会造成工程的过度支护,造成施工成本浪费。部分工程采用了上软地层局部支护的施工措施,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结构,这些措施没能完全发挥下硬地层的承载力特性,局部支护结构多出现向下沉降的现象,影响了桩基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1)、注浆导管(2)以及钢护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部钢筋笼(11)、下部钢筋笼(12)以及连接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3)设于上部钢筋笼(11)与上软地层(5)之间,且所述钢护筒(3)下端与注浆形成的所述注浆加固区(4)的上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1)、注浆导管(2)以及钢护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部钢筋笼(11)、下部钢筋笼(12)以及连接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桩基钻进的复合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3)设于上部钢筋笼(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赫,韩基龙,罗国成,姜相松,郑帅,潘纪伟,张立涛,彭志川,赵阳,董庆波,隋阳,宁强,刘易,赵伟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