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526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技术领域,提供同轴电驱动系统,包括:中空的电机轴、同轴穿过并伸出电机轴的输出轴,输出轴及电机轴的第一端分别由轴承可转动地支承;通向输出轴及电机轴的第一端的油液输入通道,与油液输入通道连通的轴承通道和轴通道;轴承通道至少借由第一密封结构形成,第一密封结构设置在轴承与油液输入通道之间;轴通道形成在输出轴与电机轴之间,轴通道的远离油液输入通道的一端设置有与输出轴或电机轴间隙配合的第二密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至少借由第一密封结构形成的轴承通道,合理分配油液,并通过设置在轴通道中的第二密封结构,减少油液进入输出轴与电机轴的间隙后的泄露,进而实现对输出轴、电机轴及轴承等部件的有效润滑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具体地说,涉及同轴电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1、同轴电驱动系统能够节省布置空间,其将电驱动系统的输出轴同轴地布置在中空的电机轴中。目前,在同轴电驱动系统中,相关部件的润滑和冷却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2、输出轴、电机轴及轴承等部件均需要润滑和冷却,对于油液没有合理的分配方案;

3、由于电机轴与输出轴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以避免摩擦,导致油液进入到输出轴与电机轴的间隙中后容易泄露。

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电驱动系统,能够合理地分配油液,有助于对输出轴、电机轴及轴承等部件的有效润滑和冷却,并能够减少油液进入输出轴与电机轴的间隙后的泄露,进而确保对输出轴、电机轴及轴承等部件的有效润滑和冷却。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同轴电驱动系统,包括中空的电机轴和与所述电机轴传动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电驱动系统,包括中空的电机轴和与所述电机轴传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同轴地穿过并伸出所述电机轴,所述输出轴及所述电机轴的第一端分别由轴承可转动地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中的一者密封接触、并与另一者间隙配合以形成所述轴承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圈密封接触并与所述内圈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同轴电驱动系统的壳体连接、并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电驱动系统,包括中空的电机轴和与所述电机轴传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同轴地穿过并伸出所述电机轴,所述输出轴及所述电机轴的第一端分别由轴承可转动地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中的一者密封接触、并与另一者间隙配合以形成所述轴承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圈密封接触并与所述内圈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同轴电驱动系统的壳体连接、并与所述输出轴及所述电机轴的第一端相间隔以形成间隙通道,所述轴承通道包括所述间隙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面向所述输出轴及所述电机轴的第一端的表面分别嵌设有密封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设置有连通所述油液输入通道和所述轴承的过油槽,所述轴承通道包括所述过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设置有连通所述油液输入通道和所述轴通道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斌胡玲吴亚生严嘉弘张文涛樊振华费宁忠李天鹏季晋鸿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