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结构、功率模组以及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21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功率模组以及电机控制器,散热结构包括:内腔具有散热流道的散热腔体,散热腔体上分别设置有腔体进口及腔体出口;设置在散热流道内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个数为多个,且沿着散热流道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散热流道分隔为多个并联连通的支路流道,支路流道的一端与腔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腔体进口连通。由于散热翅片分隔散热流道为支路流道,且支路流道之间并联连通设置,因此,避免了相邻散热翅片错位设置导致的水流流阻大,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功率模块散热,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功率模组以及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1、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其功率模组中的转换模块必然会有功率半导体(mos、igbt等)存在,简称功率管,功率管在通电工作时会因损耗而产生大量的热,散热是功率模组的关键技术之一。

2、目前,通常设置散热水道对功率管进行散热,散热水道包括壳体及封堵壳体以围设为水道的封板,封板上通过冷锻一体成型有多个散热齿,当封板封堵壳体时,散热齿位于水流流经的水道内,使得水流流经散热齿,将散热齿上的热量散出。为了使得水流能够流经每个散热齿,通常沿着散热水道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相邻散热齿之间错位设置。相邻散热齿错位设置,使得水流受到的流阻也对应增大,散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以降低流道内部流阻,提高散热效率。

2、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模组。

3、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

4、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体(101)内还具有主流道(101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101i-1)的个数为多个,且沿着所述主流道(101i)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01i)沿着较靠近所述腔体进口(101f)的一端到较远离所述腔体进口(101f)的一端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体(101)内还具有主流道(101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101i-1)的个数为多个,且沿着所述主流道(101i)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01i)沿着较靠近所述腔体进口(101f)的一端到较远离所述腔体进口(101f)的一端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体(101)内还具有汇流流道(101j);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口(101j-1)的个数为多个,且沿着所述汇流流道(101j)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01i)的个数为1个,所述汇流流道(101j)的个数为2个,1个所述汇流流道(101j)设置在所述主流道(101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另1个所述汇流流道(101j)设置在所述主流道(101i)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进口(101f)及所述腔体出口(101g)分别位于所述散热腔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腔体进口(101f)开设在所述散热腔体(101)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洪奇秦龙姚巨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阳光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