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18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6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第一电子元件与第二电子元件,第一电子元件用于输出差分信号,第二电子元件用于接收差分信号,第一电子元件的内部包括集成电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外部包括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引脚、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引脚分别通过第一线路、第二线路连接,电路板上设有走差分信号的第三线路与第四线路,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的长度不同,第三线路与第四线路的长度不同,第一线路与第三线路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二线路与第四线路的长度之和。本申请将芯片封装内部的差分信号布线与电路板上的差分信号布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布线设定,可降低差分信号的布线难度,提升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两根线上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由于差分信号相比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的优势,差分信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一般都要求正极性信号与负极性信号的线路长度相同。现有的做法是:在用于生成差分信号的芯片封装内部,进行正极性信号与负极性信号的线路绕线,以达到两者在芯片封装内部的长度相同;在电路板布线阶段,同样需要进行正极性信号与负极性信号的线路绕线,以达到两者在电路板上走线的长度相同。上述布线方式可能会造成局部区域布线拥挤,且由于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绕线,增加了布线难度,且布线线形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正极性信号与负极性信号在芯片封装内部以及电路板进行多次绕线,而造成局部区域布线拥挤,布线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电子元件与第二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用于输出差分信号,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差分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按照第一方向上下排布,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按照第二方向左右排布,所述第三焊盘与所述第四焊盘按照所述第二方向左右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线路的长度,所述第三线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线路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电子元件与第二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用于输出差分信号,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差分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按照第一方向上下排布,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按照第二方向左右排布,所述第三焊盘与所述第四焊盘按照所述第二方向左右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线路的长度,所述第三线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线路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为直线,所述第二线路包括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路包括第三直线段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