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507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施工地面积,并根据图纸划分出基坑开挖区域;步骤2:平整场地,施工临时围挡,施打钢板桩,开挖土方至钢支撑底,施工双拼围檩及第一道钢支撑;步骤3:按工序开挖土方至第二道钢支撑处,继续施工双拼围檩及第二道钢支撑;步骤4:采用长臂挖机继续向下开挖至设计基坑标高,施工双拼围檩围檩并做好坑内排水设施;步骤5:管廊主体结构及外防水施工;步骤6:拆除底层双拼围檩围檩,回填至第二道钢支撑500mm,拆除第二道钢支撑以及双拼围檩;步骤7:回填至第一道钢支撑下方500mm,并拆除第二道钢支撑和双拼围檩,随后进行管廊结构上部的道路施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地下空间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开挖方法。明挖法因其安全性、造价的经济性和其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在地下空间的建设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在民用建筑地下室开挖、轨道交通车站、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到处可见其身影。明挖法有多种开挖方式,其中对于深基坑开挖方法的研究一直是行业的热点。

2、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3、在城市环境中施工基坑工程时,因基坑开挖影响区内分布有大量有水有压管线、轨道交通等地下重要设施,基坑支护结构往往只能采用支挡式支护结构施工。通常采用的桩(墙)+内支撑结构(钢结构支撑),施工人员在钢板桩的框体中部区域开挖基坑,随着基坑的开挖,钢板桩逐渐露出,施工人员通过将围檩水平安装在钢板桩上,进而提升钢板桩抵挡泥土的结构强度,施工人员将多个围檩围成矩形框体结构,使围檩支撑钢板桩。该方案中多采用多层单排围檩,但其上下层围檩间距难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围檩采用方钢,上下两排方钢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锁紧机构包括锁块和扣件,锁块和扣件对称设置在方钢的上下两端,相邻方钢接触面挤压扣件使其与锁块连接形成闭合结构实现相邻方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扣件包括移动柱和导向块,导向块设置在方钢表面,移动柱的柱身贯穿导向块且可沿导向块移动,并移动柱前端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通槽,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围檩采用方钢,上下两排方钢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锁紧机构包括锁块和扣件,锁块和扣件对称设置在方钢的上下两端,相邻方钢接触面挤压扣件使其与锁块连接形成闭合结构实现相邻方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扣件包括移动柱和导向块,导向块设置在方钢表面,移动柱的柱身贯穿导向块且可沿导向块移动,并移动柱前端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通槽,通槽内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块,移动柱的柱身上设置有限位爪,在限位爪与导向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a,压缩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爪背面与导向块前壁连接,通过驱动组件挤压/释放移动柱实现移动柱与锁块的打开/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扳手和中心柱,扳手的的中心孔通过轴承设置在中心柱上,中心柱则贯穿方钢,且与方钢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在中心柱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轮,并在扳手的顶部通过连接柱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与驱动轮啮合,方钢内部还设置有被动旋转部,相邻的方钢挤压被动旋转部实现中心柱旋转。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陈帅李云鹤谢文浩刘伟杜卫雷孙万成李京凯孟英杰张廷震张鸿图王京京李阳李剑杨爱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