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478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负压瓶,所述负压瓶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负压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把柄,所述把柄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帽,所述负压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阀,所述气阀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口,所述第一贯穿口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安装有夹闭开关,所述套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手持部、凹槽、防滑块,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观察手术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持部稳定装置,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进行胸腔手术后需要对胸腔进行冲洗,冲洗后需要把胸腔内的积液引流出,引流常用的方法是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利用负压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2、1、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胸腔引流装置中的穿刺针并无明显刻度精确计算穿刺深度,一定程度上存在穿刺到肺组织的风险,同时穿刺针体积较小,不便于医护人员施力,且现有的胸腔引流装置在穿刺后不易固定,影响引流效果。

3、2、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胸腔引流装置中的负压塑料瓶,往往是采用一次性塑料材质,往往是袋子的方式呈现,但是负压袋在工作时会产生负压,导致无法准确的观测被抽取的积液的体积,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负压瓶,所述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负压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瓶(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刻度线(2),所述负压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把柄(4),所述把柄(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帽(5),所述负压瓶(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瓶盖(6),所述瓶盖(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阀(7),所述气阀(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口(8),所述第一贯穿口(8)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套管(10),所述套管(10)的一端安装有夹闭开关(11),所述套管(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持部(12),所述手持部(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3),所述手持部(1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负压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瓶(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刻度线(2),所述负压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把柄(4),所述把柄(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帽(5),所述负压瓶(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瓶盖(6),所述瓶盖(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阀(7),所述气阀(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口(8),所述第一贯穿口(8)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套管(10),所述套管(10)的一端安装有夹闭开关(11),所述套管(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持部(12),所述手持部(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3),所述手持部(1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4),所述套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刻度线(15),所述套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线(2)的刻度为10毫米,且第一刻度线(2)的内壁与负压瓶(1)的外壁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常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