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及预制桩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76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技术涉及预制桩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桩,预制桩包括桩体,桩体设有检测孔,检测孔贯穿桩体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桩体于至少一个端面环绕检测孔的边缘设有隔离件,隔离件未受到桩体长度方向上的挤压力时凸出端面设置,在相邻两条预制桩沿竖向对接时,两条预制桩上的检测孔位置对应,隔离件受到挤压后填充相邻两条预制桩的接桩端面的间隙,防止外界的泥沙、砂石等进入检测孔内堵塞检测孔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桩组合,包括至少两条依次竖向对接的预制桩和位于相邻两条预制桩之间的隔离件,相邻两条预制桩对接时,隔离件被挤压以在接桩端面处的检测孔外周形成密封隔绝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制桩,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桩及预制桩组合


技术介绍

1、由于生产、运输和施工等原因,单个预制桩的桩长有一定的限制,难以一次满足建筑物承载力所需要设计桩长,因此需要在打桩时现场接桩。为了保证最下方预制桩插入到桩孔内预定深度,需要检测预制桩插入至桩孔内的预定深度,预制桩内贯穿设有通孔,根据重锤下放至通孔内的深度来间接判断预制实心桩插入桩孔内的深度。

2、由于预制桩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生产误差,无法保证桩端面相对桩侧面垂直,使桩端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设有通孔的相邻两根预制实心桩对接时,两根预制实心桩的相邻接桩端面之间留有缝隙,桩孔内的泥浆会从该缝隙进入通孔,导致通孔被堵塞,从而无法准确检测到预制实心桩插入桩孔的预定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检测孔堵塞、提高检测精度的预制桩及预制桩组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贯穿所述桩体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所述桩体于至少一个所述端面环绕所述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所述桩体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贯穿所述桩体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所述桩体于至少一个所述端面环绕所述检测孔的边缘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未受到桩体长度方向上的挤压力时凸出所述端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设有容纳所述隔离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环状并环绕所述检测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桩体直径的0.5%且小于所述隔离件未受到挤压时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内埋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部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所述桩体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贯穿所述桩体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所述桩体于至少一个所述端面环绕所述检测孔的边缘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未受到桩体长度方向上的挤压力时凸出所述端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设有容纳所述隔离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环状并环绕所述检测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桩体直径的0.5%且小于所述隔离件未受到挤压时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内埋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部形成所述检测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由弹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隔离件包括由可压缩材料制成的存储块和设于所述存储块内的粘性物质。

6.一种预制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条依次竖向对接的预制桩和位于相邻两条所述预制桩之间的隔离件,所述预制桩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桩,相邻两条所述预制桩对接时,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