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74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绕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分别安装有滑轨和支撑座,所述滑轨的滑座上滑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绕线传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限位机构、传动机构、线圈缠绕座和抵触筒的设计,将铜丝一端卡在线圈缠绕座上后,驱动夹持限位机构与抵触筒卡合,并带动抵触筒向靠近线圈缠绕座的方向移动,实现对铜丝的限位,由于传动机构与夹持限位机构之间设有弹簧,可将抵触筒与线圈缠绕座之间的部分抵触压力转化为弹簧的弹力,避免二者之间抵触过紧,使二者发生形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绕线完成后,抵触筒退回,线圈缠绕座自动将绕制的线圈推出,实现自动下料减少人工参与,省时省力,提高了绕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机,具体为一种排绕机


技术介绍

1、排绕机(coiling machine)是一种用于卷绕线材、线圈或管材的机械设备。它通常用于电子电气、通信、制造业等领域中的线材加工和线圈制造过程中。排绕机主要功能是将线材或管材按照一定规格和要求进行卷绕,以制作成线圈、线管、线束等产品。它可以将线材或管材从线盘上解开,并通过牵引装置将其送入排绕机的卷绕部分。排绕机通过控制卷绕轴、线材牵引、张力等参数,使线材或管材按照预设的卷绕方式进行卷绕,最终形成成品。

2、当前的排绕机绕制线圈时,将铜丝一端卡在绕线座上后,需要将抵触板移动贴合在绕线座的一侧,并与绕线座连接,即将铜丝限位在绕线座与抵触板之间,即可驱动绕线座与抵触板转动,实现绕线;但是当前排绕机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线圈绕制完成并退料时,需要人工使用工具将线圈从绕线座上取下,费时费力,降低了绕线的效率;且绕线座与抵触板之间的接触为刚性接触,二者之间的压力通常较大且不便于把控,易造成绕线座和抵触板的变形或损伤,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3、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192101406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绕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分别安装有滑轨(4)和支撑座(15),所述滑轨(4)的滑座上滑动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安装有绕线传动组件,所述绕线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21),所述传动机构(21)的一端连接有抵触筒(17),所述传动机构(21)的外壁上滑动安装有夹持限位机构(13),所述夹持限位机构(13)中的夹爪与抵触筒(17)上的通孔对齐,所述夹持限位机构(13)与传动机构(21)之间安装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支撑板(5)移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绕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分别安装有滑轨(4)和支撑座(15),所述滑轨(4)的滑座上滑动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安装有绕线传动组件,所述绕线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21),所述传动机构(21)的一端连接有抵触筒(17),所述传动机构(21)的外壁上滑动安装有夹持限位机构(13),所述夹持限位机构(13)中的夹爪与抵触筒(17)上的通孔对齐,所述夹持限位机构(13)与传动机构(21)之间安装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支撑板(5)移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t型板(2),所述t型板(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带轮(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下端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连接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座,所述丝杆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带轮(33),所述第一带轮(32)与第二带轮(3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立板(6)、第二立板(9)和第三立板(20),所述第一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周安朱政涛封广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恩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