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462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包括:浸润仓,前端设置有纤维轴A,前侧壁设置有纤维入料口和超声换能器A,后侧壁设置有刮孔,底部设置有超声换能器B;后处理仓,顶部设置有加热风扇,内侧设置有纤维轴B;打散轴组,包括若干根打散轴,若干根所述打散轴垂直排布;增捻装置,包括边缘附近设置有圆孔二的上增捻轮和边缘附近设置有圆孔一的下增捻轮,所述上增捻轮的转速小于所述下增捻轮的转速;收束轴组,包括若干根收束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散轴组和收束轴组凸起与凹陷程度阶梯式不断增加,并且打散轴组设计有独特的细小凸起,使纤维束或纤维能够更好的打散与收束,提高纤维预浸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


技术介绍

1、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着与金属相当的强度,较轻的质量。

2、纤维预浸润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通过将纤维材料浸渍于树脂中,使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飞机、导弹、卫星等结构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然而,传统的纤维预浸润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如涂抹均匀性差、浸润效率低、工艺复杂等,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中国专利112917901a公开了一种预浸润连续纤维双螺旋杆挤出式增材制造打印喷头,该专利技术将加热熔融状态下的树脂与纤维挤入预浸润腔内实现初次预浸润,再将预浸润完成的材料与熔融态树脂挤入混合腔内完成复合材料的制备。上述专利技术虽达到了复合材料预浸润的目的,但不免存在纤维集中成束,浸润路程短,浸润时间少等问题,从而导致预浸润效果差,所制备复合材料质量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仓(2)的前侧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耳朵,所述纤维轴A(3)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耳朵的最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仓(2)的顶部设置有浸润仓盖(1),所述后处理仓(5)的后端顶部设置有后处理仓盖(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轴组包括打散轴A(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仓(2)的前侧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耳朵,所述纤维轴a(3)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耳朵的最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仓(2)的顶部设置有浸润仓盖(1),所述后处理仓(5)的后端顶部设置有后处理仓盖(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轴组包括打散轴a(11)、打散轴b(11-1)、打散轴c(11-2)和打散轴d(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轴a(11)、打散轴b(11-1)、打散轴c(11-2)和打散轴d(11-3)的直径均是从两端至中间逐渐变大,且外周侧均设置有若干小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所设计的新型纤维预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轴a(11)、打散轴b(11-1)、打散轴c(11-2)和打散轴d(11-3)的中间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冲于白鸽李红宾李绪亮姜伟高渭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