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及吊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461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及吊装方法,分别适用于立态吊装系统和翻身吊装系统,立态吊装系统包括:吊排,每个吊排均配置两个沿绑扎桥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组配置一根滑轮端钢丝绳,两根滑轮端钢丝绳之间形成一起吊夹角;吊点端钢丝绳,吊点端钢丝绳一端通过连接卸扣与滑轮端钢丝绳连接,另一端通过末端固定装置与吊点连接。翻身吊装与之类似,通过吊装带与钢丝绳组合运用,取消了吊马的大量使用,减少了材料、施工和时间成本,保证了船舶建造过程中绑扎桥的吊装工艺可靠性及便捷性,提高了船舶建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及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集装箱船是商业船舶中最为重要的船型之一,是全球化下商品运输的重要载体。伴随近十年来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浪潮,与之匹配用于满足甲板巨量装载的大型绑扎桥也应运而生。

2、绑扎桥的常规吊装方法与船体分段相同,采用桥体焊接专用吊马,吊机端悬挂钢丝绳,末端配卸扣,卸扣横销穿过吊马孔的方式固定。绑扎桥吊装过程中需采用多种不同型号的吊马。其中,半桥平态制作转整桥立态总组,需翻身吊马若干个;立态吊装上船搭载也需要吊马若干个。由于两种工况吊马位置不同,不能兼用,导致用于单榀整桥吊装用吊马数量多重量大。鉴于外协外包管理难度,这些吊马回收再利用率也很低,导致材料浪费严重。其次,吊马的组装、吊装前焊接、吊装后拆除、涂装修复等工序多、关联性弱,每个步骤都要挤占劳动力资源,不利于缩短船坞建造周期。最后,吊装本身已是高空作业,吊马割除以及涂装修复同样也是是高空作业,无形中增加了的操作工人的安全隐患。

3、综上,传统的吊马吊装,无论关乎材料、人力和时间的经济性,还是作业的安全性都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立态吊装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沿船长方向和船宽方向均对称设置的导向方管(101)作为吊点选取点位,所述吊点分布于所述导向方管(101)的前后两侧,吊点的重心落在所述导向方管(101)的几何中心轴上;每两组所述导向方管(101)上设置的四个吊点形成一组独立吊装系统,所述吊装系统至少包括两个所述独立吊装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106)沿船长方向并排对称设置于所述吊排(105)下方,并与所述吊排(105)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立态吊装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沿船长方向和船宽方向均对称设置的导向方管(101)作为吊点选取点位,所述吊点分布于所述导向方管(101)的前后两侧,吊点的重心落在所述导向方管(101)的几何中心轴上;每两组所述导向方管(101)上设置的四个吊点形成一组独立吊装系统,所述吊装系统至少包括两个所述独立吊装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106)沿船长方向并排对称设置于所述吊排(105)下方,并与所述吊排(105)可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滑轮组(106)均包括内滑轮与外滑轮,所述内滑轮与所述吊排(105)下方设置的轮轴接触可转动;所述外滑轮配置滑轮端钢丝绳(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绑扎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滑轮端钢丝绳(104)的夹角范围为30~45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伯政陈宇飞刘东赵明顾小林张兴虎王城黄雷雷胡忠秋颜祥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