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55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成型模具,属于集风器毛坯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产品中上下模无法互换导致成本高昂的问题。本技术包括上模、下模、支撑圆钢、升降液压缸座和加工托板,升降液压缸座包括液压柱、支撑架、上平台和下底座,下底座与下模固定连接设置,下底座上端通过液压柱与上平台的下端相连接,液压柱的数量为若干,上平台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放置孔用于放置并加工集风器毛坯,加工托板与各个液压柱相连接,加工托板与集风器毛坯的底部相接触,上模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圆钢,上模与下模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材质都选用合金钢。本技术具有上下模可互换、节省用料成本,提高产品的通用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集风器毛坯加工成型,涉及一种快速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集风器毛坯也叫集流器,它的作用使气流得到加速,在压力损失很小的情况下,与整流罩配合,保证进气速度均匀,不产生冲击、涡流,气流沿轴向进入风筒内。由于集风器毛坯尺寸较大,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将导流圈焊接后,用铆钉与底板连接在一起,最后进行打磨。

2、公开号为cn2052367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单点油压机完成集风器毛坯导流圈的拉伸成型模具装置,包括凸模座、弹性拉伸装置、导柱螺旋副、压边模、拉伸凸模、凹模、托底模和顶出装置;凸模座由厚壁钢管或钢板焊接而成,凸模座上端通过两端焊接的法兰盘固定连接于油压机上滑块上,凸模座下端与拉伸凸模固定连接,拉伸凸模上开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弹性拉伸装置与压边模固定连接,并通过导柱螺旋副固定连接于油压机上滑块上;凹模、托底模和顶出装置组成拉伸下模部分,凹模通过螺栓和压板固定安装于油压机下平台上,托底模浮动安装于凹模腔内,顶出装置安装于凹模腔内,托底模底端与顶出装置上端连接。该技术的凸模和凹模在使用时无法置换使用,成本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支撑圆钢(3)、升降液压缸座(4)和加工托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液压缸座(4)包括液压柱(41)、支撑架(42)、上平台(43)和下底座(44),所述下底座(44)与下模(2)连接,所述下底座(44)上端通过液压柱(41)与上平台(4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柱(41)的数量为若干,所述上平台(43)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431),所述放置孔用(431)于放置并加工集风器毛坯(6),所述加工托板(5)与各个所述液压柱(41)相连接,所述加工托板(5)与集风器毛坯(6)的底部相接触,所述上模(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圆钢(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支撑圆钢(3)、升降液压缸座(4)和加工托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液压缸座(4)包括液压柱(41)、支撑架(42)、上平台(43)和下底座(44),所述下底座(44)与下模(2)连接,所述下底座(44)上端通过液压柱(41)与上平台(4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柱(41)的数量为若干,所述上平台(43)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431),所述放置孔用(431)于放置并加工集风器毛坯(6),所述加工托板(5)与各个所述液压柱(41)相连接,所述加工托板(5)与集风器毛坯(6)的底部相接触,所述上模(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圆钢(3),所述上模(1)与下模(2)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材质都选用合金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陈伟王勇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仨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