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及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435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及操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钢修边技术领域。通过设置磨边机构一和磨边机构二中设置粗磨削单元和细磨削单元,能够对粗磨削单元和细磨削单元的位置进行切换,从而能够实现在对薄钢带边缘进行初次粗磨削后,能够利用细磨削单元对粗磨后的薄钢带边缘进行二次精磨,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薄钢带边缘切口的光洁度,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效。通过磨削辊和传动轴一、传动轴二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能够根据不同宽度的薄钢带对应更换不同外径的磨削辊,从而使得相对的两个磨削辊之间的距离和薄钢带宽度相适配,满足磨削要求,适配于不同尺寸的薄钢带切口磨削工作,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钢修边,具体为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带钢是一种金属带材,通常由冷轧或热轧的钢板经过切割、拉伸或挤压加工而成的,具有高强度、韧性和刚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力、船舶等领域。

2、带钢经过切割后,其边缘两侧会出现碎边和毛刺,需要对带钢进行修边处理,以保证薄钢带边缘平直度、角度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符合加工要求,方可适用于后续产品加工。

3、其中,磨削后的薄钢带边缘应具有光亮的表面,不能出现划痕、磨损或其他瑕疵,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测评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打包转运工作。

4、但是,传统磨边装置大都通过一次磨削处理方式去除碎边和毛刺,该磨削过程大都采用粗磨方式,在磨削后仍会在薄钢带边缘留下划痕、痕迹,无法达到精磨需求,导致薄钢带在实际加工产品前需再次进行精磨处理,耗时耗力,降低了加工效率;

5、其次,薄钢带磨边处理时会产生较多细小金属废屑,金属废屑容易四处飞散,导致不易清理,并且弥散在空气中的金属废屑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危害人体健康。>

6、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包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架,用于为动力机构的运转提供支撑,所述承载架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用于对磨边机构一和磨边机构二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且位于承载架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吊架,用于为废屑处理机构提供安装平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承载架下方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调节通孔,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组方形通槽,用于为导向组件一或导向组件二的调节提供活动空间,所述承载机构的顶部且位于方形通槽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包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架,用于为动力机构的运转提供支撑,所述承载架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用于对磨边机构一和磨边机构二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且位于承载架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吊架,用于为废屑处理机构提供安装平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承载架下方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调节通孔,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组方形通槽,用于为导向组件一或导向组件二的调节提供活动空间,所述承载机构的顶部且位于方形通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测量导向组件一或导向组件二调节距离的刻度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边机构一和磨边机构二的结构相同,所述磨边机构二包括转动设置在调节通孔内部的下安装板、固定设置在下安装板顶部的支撑杆和固定在支撑杆外壁上的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顶部且位于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薄钢带磨边的粗磨削单元和细磨削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削单元包括转动贯穿下安装板的传动轴一,所述下安装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齿轮一,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且和传动轴一相对的位置上转动贯穿有一根传动轴二,所述传动轴二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置有齿轮二和法兰盘二,所述法兰盘二和法兰盘一相对侧壁上共同可拆卸设置有磨削辊,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方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杆和限位块的外壁上共同滑动套设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和定位孔结构相适配的定位块,所述粗磨削单元和细磨削单元之间,除磨削辊的磨削精度不同外,其他结构均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薄带钢的系统补偿磨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承载架顶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承载架并固定设置有斜齿盘,所述斜齿盘的底部两侧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沈柏根沈耀平费杭燕吕宵倪建良谭忠耿毓李飞保赵佳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钱鸿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