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92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属于刀模装置领域,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与下基板的侧面通过卡合组件相连,所述上基板的顶部设有辅压组件,所述辅压组件的底部紧密贴合有第二上基板,所述第二上基板的底部插接于上基板的内侧壁,所述上基板与第二上基板的连接处构成顶部刀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扇形套和内扇形套的设置,外扇形套和内扇形套均可围合呈图示的圆形或其它形状,以此形成的中部刀缝有效的降低了精密加工的难度,避免了加工装置在加工精密刀缝时需要连续工作容错率低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刀缝雕刻装置雕刻刀缝的成功率,避免了返工或损坏基板增加成本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


技术介绍

1、刀模即是在一定厚度的板材上依模切刀片的尺寸开一条装刀缝,再将刀片插入其中,装刀的切缝宽度要适应模切刀的宽度,切缝壁两边和刀片紧密配合一致,达到固定模切刀的作用,现有的刀模通过两种或以上的材质作为基板,然后在基板的表面开设不同精度的刀缝,通过不同材质基板上的刀缝配合固定刀片,但是选用多种材质的基板堆叠组成的刀缝一是对装置精度要求较高,二是在基板上开设精度较高的刀缝需要连续长时间工作,在此过程中因装置无法控制和停止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意外情况导致刀缝开设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雕刻刀缝的设备精度要求较高,同时在雕刻刀缝时需要保证设备连续这就导致精度要求较高的刀缝开设时易失败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与下基板的侧面通过卡合组件相连,所述上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包括上基板(1)和下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1)与下基板(2)的侧面通过卡合组件相连,所述上基板(1)的顶部设有辅压组件,所述辅压组件的底部紧密贴合有第二上基板(3),所述第二上基板(3)的底部插接于上基板(1)的内侧壁,所述上基板(1)与第二上基板(3)的连接处构成顶部刀缝(4),所述下基板(2)的内壁插接有第二下基板(5),所述下基板(2)与第二下基板(5)的连接处构成底部刀缝(6),所述上基板(1)和第二上基板(3)的底部固定有外部固定环(7)和内部固定环(8),所述外部固定环(7)与内部固定环(8)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包括上基板(1)和下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1)与下基板(2)的侧面通过卡合组件相连,所述上基板(1)的顶部设有辅压组件,所述辅压组件的底部紧密贴合有第二上基板(3),所述第二上基板(3)的底部插接于上基板(1)的内侧壁,所述上基板(1)与第二上基板(3)的连接处构成顶部刀缝(4),所述下基板(2)的内壁插接有第二下基板(5),所述下基板(2)与第二下基板(5)的连接处构成底部刀缝(6),所述上基板(1)和第二上基板(3)的底部固定有外部固定环(7)和内部固定环(8),所述外部固定环(7)与内部固定环(8)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9),所述调节螺栓(9)一端的球头处套接有外扇形套(10)和内扇形套(11),所述外扇形套(10)与内扇形套(11)的内部均设有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扇形套(10)与内扇形套(11)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外扇形套(10)与内扇形套(11)围合呈两个同心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扇形套(10)与内扇形套(11)的底部均固定有凸台(20),所述凸台(20)的底部插接于下基板(2)与第二下基板(5)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规模化生产制备用复合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基板(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卫常利芳贺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常丰激光刀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