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形状记忆微胶囊降低近红外光固化树脂收缩应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85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7
本申请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微胶囊降低光固化涂料收缩应力的方法,属于光固化涂料领域。通过界面聚合实现了形状记忆聚氨酯/氧化石墨烯微胶囊的制备,并将形状记忆微胶囊应用到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用于降低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利用氧化石墨烯的光热转化作用,驱动微胶囊快速发生形状恢复,使微胶囊在保持壁厚的情况下从椭球形转换为球形,微胶囊体积大幅增大,缓解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在较低添加量即可实现光固化涂料收缩应力的降低;在添加量为5wt%时,可降低收缩应力约30.4%。同时,微胶囊的加入可实现涂层附着力的提高。本申请的微胶囊适用于光固化涂料、胶黏剂,电子束固化涂料、胶黏剂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形状记微胶囊降低近红外光固化树脂收缩应力的方法,属于光固化涂料领域。


技术介绍

1、形状记忆聚合物使一类智能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设计为临时形状,在外部光、热、磁等作用下会发生形状恢复。形状记忆微胶囊的壳层材料为形状记忆聚合物,制成微胶囊之后,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使其发生变形(如椭球形)并保持该状态,随后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已变形的椭球形状能够回复到初始的球形状态。如常见热响应形状记忆为形状记忆微胶囊在温度达到特定温度(一般为壳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后会发生形状恢复。

2、近红外光固化树脂通过近红外光的照射可以实现快速固化。由于近红外光的波长范围是700-1500纳米,相对于紫外光的波长更长,能够更好地穿透树脂,并且在固化过程中对材料的热影响较小。

3、氧化石墨烯等固体粒子对近红外光有强吸收作用,在近红外光照下发生光热转化,释放大量热量。光固化涂料在固化成型的过程中均存在着一定的收缩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参与固化反应的分子间作用力由范德华力转变为共价键作用,分子间距离减小,宏观上表现为尺寸收缩、发生挠曲和变形,甚至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状记忆微胶囊在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光固化树脂中添加拉伸变形后的形状记忆微胶囊,用于降低树脂固化时的收缩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记忆微胶囊在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光固化树脂中所述形状记忆微胶囊添加量为0.01wt%-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记忆微胶囊在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固化树脂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乙烯基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硅氧烷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聚酰亚胺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聚氨酯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状记忆微胶囊在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光固化树脂中添加拉伸变形后的形状记忆微胶囊,用于降低树脂固化时的收缩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记忆微胶囊在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光固化树脂中所述形状记忆微胶囊添加量为0.01wt%-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记忆微胶囊在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固化树脂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乙烯基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硅氧烷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聚酰亚胺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聚氨酯类近红外光固化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记忆微胶囊在近红外光固化树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形状记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冠卿毛兴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