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协同侦察空情分发,具体涉及一种防空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作为融合空情主要来源的警戒雷达,由于受地杂波、地物遮蔽以及地球曲率的影响,很难及时精准的发现和跟踪来袭目标,尤其是低空小目标,如此以来,就会影响到对于高质量融合空情的贡献率。目前,融合空情主要依据空中目标的威胁程度以及火控雷达的探测范围分发给火控雷达,并没有将融合空情信息根据警戒雷达的实际需求分发给各警戒雷达。然而,警戒雷达在搜索、跟踪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迫切需要融合空情辅助操作人员精准发现和监视来袭目标。
2、如果能够将融合空情及时、精准的按需分发给警戒雷达站,不仅能够从源头上提升空情质量,提升警戒雷达网协同侦察效能,而且能够提高融合空情的利用率。而现有技术并不能实现融合空情按需分发给警戒雷达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警戒雷达组网协同侦察融合空情按需分发给警戒雷达站,提升空情质量、协同侦察效能以及融合空情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防空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包括:
3、s1、计算待分发目标集合targ=(targ1,…,targi,…targn)中所有目标的优先等级,并筛选出优先等级最高的目标targi;
4、s2、依据优先等级最高的目标targi以及雷达集合rad=(rad1,…,radj,…,radm)的参数信息,统计目标i已经
5、s3、统计配对雷达集合中的雷达j已分配的目标集合,并依据雷达j能够稳定处理目标航迹的容量要求,更新目标i的配对雷达集合
6、s4、统计配对雷达集合中雷达的数量,并依据目标i的预置探测资源分配原则,更新目标i的配对雷达集合并将目标i的参数信息分发给配对雷达;
7、s5、按照步骤s1至步骤s4,对待分发目标集合targ=(targ1,…,targi,…targn)中的其余目标进行分发。
8、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融合空情按需分发给警戒雷达站的问题,一方面提高了源头空情的准确性和融合空情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升了空情分发的合理性。
9、本专利技术将融合空情按需分发给相应的警戒雷达站,分发的空情可以辅助操作人员精准发现、跟踪来袭目标,不仅能够实现空情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合理利用,而且能够从源头上提升空情的质量,并进一步提升融合空情的质量。
10、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1包括:
11、s11、对目标的优先等级评估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信息矩阵;
12、s12、利用熵权法,确定优先等级评估指标的权重;
13、s13、根据优先等级评估指标的权重及规范化信息矩阵,处理得到优先等级评估值,据以确定优先等级最高的目标targi。
14、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11中,评估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对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赋值操作,定量指标包括:定量正相关指标、定量负相关指标。
15、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11中,规范化处理还包括:
16、s111、利用下述逻辑,对定量正相关指标进行归一化:
17、
18、式中,n表示目标总数,xij表示第i个目标第j个评估指标的数值,yij表示归一化后的第i个目标第j个指标的数值;
19、s112、利用下述逻辑,对于定量负相关指标进行归一化:
20、
21、式中,n表示目标总数,xij表示第i个目标第j个评估指标的数值,yij表示归一化后的第i个目标第j个指标的数值;
22、s113、利用下述逻辑,处理得到规范化信息矩阵:
23、
24、式中,n表示目标总数,m表示评估指标总数,y表示规范化矩阵,yij表示归一化后的第i个目标第j个指标的数值。
25、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12中,利用下述逻辑,确定优先等级评估指标的权重:
26、
27、
28、
29、式中,n表示目标总数,m表示评估指标总数,rij为规范化信息矩阵y中第i行第j列参数值yij在第j列所有参数值中所占比例,ej为第j个评估指标的熵值,ωj为第j个评估指标的权重。
30、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13包括:
31、s131、利用下述逻辑,处理优先等级评估指标的权重及目标优先等级评估指标,以得到优先等级评估值:
32、
33、式中,ui表示第i个目标的优先等级评估值;
34、s132、利用下述逻辑,根据优先等级评估值,确定优先等级最高的目标targi:
35、ui=max(ui∈{1,2,…,n})。
36、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2包括:
37、s21、将以融合中心为坐标原点的目标位置坐标,转换至以雷达为坐标原点的雷达极坐标系:
38、
39、htarget=ztarget+zfusion-zradar
40、
41、式中,rtarget表示目标在以雷达为坐标原点的极坐标系中的距离值,htarget表示目标在以雷达为坐标原点的极坐标系中的高度值,θtarget表示目标在以雷达为坐标原点的极坐标系中的俯仰角值,(xradar,yradar,zradar)为雷达在以地心为坐标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target,ytarget,ztarget)为目标在以融合中心为坐标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fusion,yfusion,zfusion)为融合中心在以地心为坐标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
42、s22、依据目标在雷达极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目标速度、航向、雷达天线架设高度、雷达归一化方向图函数、目标所在方位遮蔽角,判断目标i已经进入、即将进入雷达的探测范围内;
43、s23、依据目标位置、航向、速度、雷达位置、雷达天线扫描周期、雷达天线归一化方向图函数,确定雷达j对目标i的预期数据量;
44、s24、根据预期数据量,利用下述逻辑,确定目标i的配对雷达集合
45、qij≥qj
46、式中,qij表示目标i在雷达j探测范围内的预期数据量,qj表示雷达j建航必须满足的最小数据量。
47、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22包括:
48、s221、满足下述逻辑时,判定目标在雷达的探测范围内:
49、max(θsa,θ1)≤θtarget≤θ2
50、
51、
52、
53、式中,θsa表示雷达在目标方位上的遮蔽角,θ1表示雷达波束垂直覆盖仰角最小值,θ2表示雷达波束垂直覆盖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评估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对所述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赋值操作,所述定量指标包括:定量正相关指标、定量负相关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利用下述逻辑,确定所述优先等级评估指标的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12.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评估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对所述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赋值操作,所述定量指标包括:定量正相关指标、定量负相关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网融合空情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利用下述逻辑,确定所述优先等级评估指标的权重: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佳,殷瑞杰,高强,张培峰,朱春峰,廉博,刘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