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59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5
本技术涉及儿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包括第一保护袋,所述第一保护袋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保护袋,所述第二保护袋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水膜。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将极早产儿放入保暖袋内,极早产儿的皮肤与抗菌膜接触,极早产儿的头部露出顶部的抽绳圈,再抽拉顶部抽绳圈两侧的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使顶部开口收拢至与极早产儿颈部相贴合,再抽拉底部抽绳圈两侧的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使底部开口收拢,从而降低极早产儿热量流失,并通过保温层进行保温,操作方式简单便捷,能快速将极早产儿包裹住,避免极早产儿体温下降,降低后续复苏极早产儿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儿科护理器械,具体为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


技术介绍

1、极早产儿是胎龄在32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极早产儿特殊护理;极早产儿由于其胎龄小,各系统器官发育尚不够成熟,功能还未健全,适应外界能力弱,死亡率远远高于足月新生儿,若同时有并发症,死亡率将更高,因此如何有效保证极早产儿的存活率十分关键;极早产儿出生后因为缺氧,致使肺丧失正常功能,不能进行正常换气,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因此容易窒息,窒息后的极早产儿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复苏;且极早产儿皮下脂肪少,产热的棕色脂肪更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易散热导致体温偏低,且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比足月新生儿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化,且新陈代谢低、肌肉活动少,使分解代谢降低,易致低体温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复苏极早产儿时格外注意对极早产儿的保暖;

2、现有的对极早产儿复苏时的保暖方式是采用保鲜膜将早产儿身体进行包裹,从而达到保温的目的,而对极早产儿包裹保鲜膜使要将保鲜膜紧贴极早产儿的皮肤并按照极早产儿的形状将保鲜膜包裹成型,包裹步骤较为复杂且操作繁琐,医护人员包裹保鲜膜的速度不够快时,极早产儿的体温下降的更多,从而为极早产儿的复苏增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包括第一保护袋,所述第一保护袋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保护袋,所述第二保护袋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内壁固定安装有抗菌膜,所述第二保护袋底部固定安装有抽绳圈,所述抽绳圈内壁与第一保护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绳圈一侧开设有绳槽,所述抽绳圈内部设置有第一抽绳,所述第一抽绳环绕第一保护袋,所述第一抽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拉环,所述抽绳圈内部设置有第二抽绳,所述第二抽绳环绕第一保护袋,所述第二抽绳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拉环,所述第二抽绳表面与第一抽绳表面滑动连接。

3、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袋采用聚乙烯材质,此材质更具备安全性,适用于极早产儿。

4、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袋采用聚乙烯材质,此材质更具备安全性,适用于极早产儿。

5、优选的,所述抽绳圈采用聚乙烯材质,且抽绳圈为聚乙烯材质的保护膜,通过粘贴固定形成空腔式圈型形状,且抽绳圈设有两个,两个抽绳圈分别分布在第一保护袋表面的顶部和底部,聚乙烯材质更具备安全性,适用于极早产儿,且两个抽绳圈使保暖袋形成双开口,便于快速放置极早产儿。

6、优选的,所述绳槽设有两组,每组两个,且两组绳槽分别分布在两个抽绳圈表面,且每组中的两个绳槽对称分布在同一抽绳圈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第一抽绳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抽绳分别分布在两个抽绳圈内部。

8、优选的,所述第二抽绳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抽绳分别分布在两个抽绳圈内部。

9、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分别分布在同一抽绳圈的两侧绳槽内,且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采用硅胶材质,同时抽拉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时能使开口闭合,从而对极早产儿进行保暖,硅胶材质化学性质稳定,避免触碰到极早产儿皮肤而产生过敏风险,且硅胶材质柔软亲肤,避免触碰到极早产儿皮肤而刮伤极早产儿的现象。

10、本技术提供了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将极早产儿放入保暖袋内,极早产儿的皮肤与抗菌膜接触,极早产儿的头部露出顶部的抽绳圈,再抽拉顶部抽绳圈两侧的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使顶部开口收拢至与极早产儿颈部相贴合,再抽拉底部抽绳圈两侧的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使底部开口收拢,从而降低极早产儿热量流失,并通过保温层进行保温,操作方式简单便捷,能快速将极早产儿包裹住,避免极早产儿体温下降,降低后续复苏极早产儿的难度。

12、(2)、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第一保护袋与第二保护袋双层保护袋增加了保暖袋整体的厚实度,避免外界物品轻易划破,导致极早产儿热量流失。

13、(3)、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防水膜防止极早产儿皮肤表面的水分吸附在第二保护袋内壁,从而避免极早产儿皮肤产生水分流失。

14、(4)、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如果给极早产儿打针,在打针部位剪开洞口,将极早产儿手部露出即可进行打针操作,因通过抽拉第一抽拉环与第二抽拉环使保暖袋将极早产儿完全包裹不透风,因此保暖性强,小洞产生的热量流失很小,不影响保暖袋的整体保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包括第一保护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袋(1)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保护袋(3),所述第二保护袋(3)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水膜(4),所述防水膜(4)内壁固定安装有抗菌膜(5),所述第二保护袋(3)底部固定安装有抽绳圈(6),所述抽绳圈(6)内壁与第一保护袋(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绳圈(6)一侧开设有绳槽(7),所述抽绳圈(6)内部设置有第一抽绳(8),所述第一抽绳(8)环绕第一保护袋(1),所述第一抽绳(8)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拉环(9),所述抽绳圈(6)内部设置有第二抽绳(10),所述第二抽绳(10)环绕第一保护袋(1),所述第二抽绳(10)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拉环(11),所述第二抽绳(10)表面与第一抽绳(8)表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袋(1)采用聚乙烯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袋(3)采用聚乙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绳圈(6)采用聚乙烯材质,且抽绳圈(6)为聚乙烯材质的保护膜,通过粘贴固定形成空腔式圈型形状,且抽绳圈(6)设有两个,两个抽绳圈(6)分别分布在第一保护袋(1)表面的顶部和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槽(7)设有两组,每组两个,且两组绳槽(7)分别分布在两个抽绳圈(6)表面,且每组中的两个绳槽(7)对称分布在同一抽绳圈(6)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绳(8)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抽绳(8)分别分布在两个抽绳圈(6)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绳(10)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抽绳(10)分别分布在两个抽绳圈(6)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拉环(9)与第二抽拉环(11)分别分布在同一抽绳圈(6)的两侧绳槽(7)内,且第一抽拉环(9)与第二抽拉环(11)采用硅胶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包括第一保护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袋(1)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保护袋(3),所述第二保护袋(3)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水膜(4),所述防水膜(4)内壁固定安装有抗菌膜(5),所述第二保护袋(3)底部固定安装有抽绳圈(6),所述抽绳圈(6)内壁与第一保护袋(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绳圈(6)一侧开设有绳槽(7),所述抽绳圈(6)内部设置有第一抽绳(8),所述第一抽绳(8)环绕第一保护袋(1),所述第一抽绳(8)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拉环(9),所述抽绳圈(6)内部设置有第二抽绳(10),所述第二抽绳(10)环绕第一保护袋(1),所述第二抽绳(10)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拉环(11),所述第二抽绳(10)表面与第一抽绳(8)表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袋(1)采用聚乙烯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口极早产儿复苏保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袋(3)采用聚乙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环叶美仪周彩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