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359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在集装箱式舱体内部安装的:新排风机组,包括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所述新风机组内部配置过滤段、电预热段、能量回收段、直膨段和加湿段;所述排风机组内部配置过滤段、能量回收段和灭菌段;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耐高温的硅胶软管与所述加湿段相连通;直膨式室外机,所述直膨式室外机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和高效过冷却器;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部包括CPU、控制模块、各种设备的强电侧开关和弱电侧控制接线端子排。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新风系统能耗高、占地面积大、设备布置分散、有限区域内功能和自动化集成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全新风空调系统作为建筑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活、生产和工作环境温湿度、洁净度和压力梯度的重要功能模块。尤其是在对温湿度、压力和洁净度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比如电子半导体厂房,制药行业和医疗场所等固定建筑场所,全新风空调系统应用十分广泛,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此类场合对于温湿度、压力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设计参数的前提下向智能化、集成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2、传统的全新风系统通常布置于固定建筑中,初次安置完成后后期几乎无法移动,且单个设备体积较大,冷热源系统复杂,整体系统灵活性较差且后期改进空间较小。系统中设备布置相对分散,整体占用极大空间,不利于整个系统设备参数整合和一体化自动控制。

3、传统全新风系统应用场合通常采用大风量送风,在没有回风的情况下满足室内温湿度需求,通常需要大容量冷热源系统,而冷热源系统又是暖通系统中能耗占比最大的部分,所以传统的全新风系统通常伴随着大量的能耗,且排风系统通常经过过滤后直排室外大气,排风中的热量直接耗散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集装箱式舱体内部安装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排风机组采用相同的宽度方向设计,安置固定时所述排风机组和所述新风机组采用由上至下叠放的布置方式,所述新排风机组叠放于后检修门一侧,所述后检修门设计为对开折叠门,机组需要检修时能够全部折叠打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新排风机组的顶部与所述舱体顶板间留有440mm的间隙;在长度方向上,所述新排风机组的进出口与所述舱体内壁间留有100mm的间隙;所述折叠门与机组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集装箱式舱体内部安装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排风机组采用相同的宽度方向设计,安置固定时所述排风机组和所述新风机组采用由上至下叠放的布置方式,所述新排风机组叠放于后检修门一侧,所述后检修门设计为对开折叠门,机组需要检修时能够全部折叠打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新排风机组的顶部与所述舱体顶板间留有440mm的间隙;在长度方向上,所述新排风机组的进出口与所述舱体内壁间留有100mm的间隙;所述折叠门与机组箱体壁板间留有60mm的距离,以用于机组检修门的门把手安装空间;所述直膨式室外机与机组箱体壁板间保持300mm的距离,以保证散热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端部预留有所述新排风机组的进出风管的连接孔洞,所述舱体上预装可拆卸百叶窗和室外机导流罩出风口,以及预设室外机检修门和线缆进线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能量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达邱晟孙曦冉景步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