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整流一体化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51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离整流一体化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属于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整流罩头锥、柔性整流罩壁、整流罩后端连接框、可控断裂连接件和气体增压装置;整流罩头锥外形根据气动外形需要设计;柔性整流罩壁充气后为圆锥台状,小端外径与整流罩头锥的端面外径一致,靠近飞行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整流罩后端连接框;柔性整流罩壁分别与整流罩头锥和整流罩后端连接框通过不锈钢钢丝缝合固定;飞行器本体连接框和整流罩后端连接框之间通过可控断裂连接件连接固定,连接处密封;气体增压装置设置在有效载荷和柔性整流罩壁之间,排气孔设置在柔性整流罩壁的空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整流罩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结构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整流一体化的柔性充气整流罩


技术介绍

1、整流罩是导弹或运载火箭等飞行器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证飞行器在大气层中飞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气动外形以减小空气阻力,同时消除大气层中环境因素对内部有效载荷的影响。

2、当导弹或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之后,需要完成飞行器本体与整流罩之间的分离,以实现内部有效载荷的正常工作。整流罩分离方式通常采用过顶式分离和剥离式分离两种。对于过顶式分离:整流罩为一整体,分离时整流罩向前推,直到与飞行器本体完全脱离;分离冲量装置主要是火药弹射筒。对于剥离式分离:整流罩沿纵向分开成两半或多瓣,像一个蚌壳,靠箍带或锁销、爆炸螺栓和无污染导爆索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受力整体;分离冲量装置有弹簧、火药弹射筒、冲击气囊等。

3、为了增大有效载荷的装载空间,整流罩结构内部往往具有很大的空腔。为了抵抗飞行过程中的受载变形,传统整流罩结构必需采用金属、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高强刚度材料,且内部需设置加强筋条或大厚度的蜂窝结构,结构重量代价较大。另外,为了保证整流罩可靠分离,与分离过程相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整流一体化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罩头锥(11)、柔性整流罩壁(13)、整流罩后端连接框(15)、可控断裂连接件(17)和气体增压装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充气整流罩还包括横侧向辅助支撑(12),所述横侧向辅助支撑(12)设置在有效载荷和柔性整流罩壁(13)之间,采用环状结构或镂空的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侧向辅助支撑(12)采用环状结构,沿与飞行器本体轴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内环形状与有效载荷的外形一致,紧贴固定,外环与柔性整流罩壁(13)进行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整流一体化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罩头锥(11)、柔性整流罩壁(13)、整流罩后端连接框(15)、可控断裂连接件(17)和气体增压装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充气整流罩还包括横侧向辅助支撑(12),所述横侧向辅助支撑(12)设置在有效载荷和柔性整流罩壁(13)之间,采用环状结构或镂空的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侧向辅助支撑(12)采用环状结构,沿与飞行器本体轴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内环形状与有效载荷的外形一致,紧贴固定,外环与柔性整流罩壁(13)进行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侧向辅助支撑(12)采用工程塑料、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一种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充气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头锥(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慧永王捷冰乔逸飞王一凡齐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