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遴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51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遴选方法,先通过多批次的套袋隔离喂养初步筛选,再通过网室内取食品种的叶面损失率观测,然后进行大豆品种叶片生物量和农艺性状调查,最后进行网室隔离喂养遴选优异品种。具体是通过套袋隔离喂养试验以活体植株倒三叶喂食幼虫,15日或18日龄单头幼虫重为主要指标进行感虫种质初筛,对初筛到的感虫种质再结合小区幼虫重、叶面积损失率以及单株叶片生物量进行适宜豆天蛾养殖大豆品种的进一步综合筛选。优异品种遴选是对进一步筛选出的大豆品种进行网室隔离的小区养殖试验,比较不同品种在网室养殖条件下幼虫的实际产量、幼虫存活率以及单头幼虫重的分布情况,最终遴选出适宜豆天蛾养殖的大豆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遴选方法,属于大豆感虫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幼虫俗称豆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可食用昆虫。豆天蛾以取食大豆叶片为生,豆天蛾虫体干重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可达到65.5%,虫体所含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2.84%;粗脂肪占23.6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4.17%。豆天蛾幼虫含丰富的蛋白质资源,比人类摄取动物蛋白质的传统来源猪、牛、羊等肉类蛋白含量更高。并且昆虫饲养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远低于传统畜牧业,且昆虫养殖周期短,养殖过程对环境压力小,比传统养殖业更利于保护环境。食用昆虫的饲养有助于缓解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压力,保障粮食安全。

2、生产上养殖豆天蛾主要采取大豆田内放养的方式,即种大豆养豆虫,不同大豆品种对豆天蛾存在感虫性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筛选感虫品种饲养豆天蛾,有望提高豆天蛾幼虫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目前缺乏适宜豆天蛾养殖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

3、植物对食叶昆虫的抗虫性(感虫性与抗虫性是同一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准备豆天蛾虫卵和待筛选的大豆品种,然后进行大豆种植和豆天蛾幼虫喂养及结果分析,具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挂卵时网袋内放入的大豆叶片为大豆植株倒三叶,即从植株顶部从上往下数第三片完全展开的复叶,更换网袋内叶片时选择同一穴内其他植株的倒三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平均温度达29.7度的夏季网室内以取食15或18天的单头幼虫重或其排名为指标进行感虫大豆材料初步筛选;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准备豆天蛾虫卵和待筛选的大豆品种,然后进行大豆种植和豆天蛾幼虫喂养及结果分析,具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挂卵时网袋内放入的大豆叶片为大豆植株倒三叶,即从植株顶部从上往下数第三片完全展开的复叶,更换网袋内叶片时选择同一穴内其他植株的倒三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平均温度达29.7度的夏季网室内以取食15或18天的单头幼虫重或其排名为指标进行感虫大豆材料初步筛选;平均温度为28.8度的夏季露天及平均温度为27.0度秋季网室以取食18天的单头幼虫重或其排名为指标进行感虫大豆材料初步筛选;步骤s2中的第二种方式中,春播、夏播、秋播时18日龄单头幼虫重的指定重量分别为1.70克、2.70克和大于0.55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步骤(2)中、步骤s3及步骤s6中所使用的网袋均为长20cm、宽15cm的小网袋,步骤s1中所使用的大网袋尺寸为长40cm、宽30cm,小网袋和大网袋均为透明纱质网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步骤s3及步骤s4中,所采用的网室尺寸为长4-50m、宽4-8m,网室由钢制骨架结构拼接而成,外覆40-60目的防虫网,网室四周的防虫网埋入土下25-35厘米;步骤s6所采用的网室尺寸为2m×2m;步骤s1和s3一组大豆品种播种在一个网室内,重复3次,s6中一个大豆品种播种在一个网室内,重复3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套袋隔离喂养过程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每穴定苗5株,每个网袋内放入12粒卵,第一次称重保留5头幼虫;春季和夏季植株高大,穴播的行距×穴距为0.6m×0.6m,而秋季植株较矮小,穴播的行距×穴距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光南杨龙威刘晓峰刘楠徐昱斐颜宇璐盖钧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