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环肋旋流腔的涡轮叶片前缘冷却结构及涡轮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26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叶片内部通道强化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肋旋流腔的涡轮叶片前缘冷却结构及涡轮叶片,包括设置在叶片前缘的冷气进口,所述冷气进口依次连通冷气进口段、冷气供气腔、旋流腔、冷气出口段和冷气出口;通过对旋流喷嘴和环肋的设置,可有效改善气膜孔质量流量的分布,可有效阻止上游旋流冷却废气对下游旋流吹离,提高了下游旋流的贴壁性,增强了下游旋流冷却的换热效果,具有优秀的反横流特性。解决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涡轮叶片前缘热负荷高,对应的冷却结构存在综合换热性能低,无法满足现代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换热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叶片内部通道强化换热,尤其涉及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内部通道强化换热,具体为一种具有环肋旋流腔的涡轮叶片前缘冷却结构及涡轮叶片


技术介绍

1、涡轮叶片是燃气涡轮发动机中涡轮段的重要组成部件。高速旋转的叶片负责将高温高压的气流吸入燃烧器,以维持发动机的工作。轮发动机叶片一般承受较大的工作应力和较高的工作温度,且应力和温度的变化也较频繁和剧烈,其对工作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

2、为了追求更高的输出功率和循环效率,现代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进气道气体温度不断提升,甚至已经超过了2200k,远超目前金属材料的耐温极限。为了确保涡轮叶片的服役寿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亟需创新更先进的强化换热技术。由于涡轮叶片前缘正对燃烧室出口的高温气体,并且由于主流的停滞使得叶片前缘承受着最恶劣的高温环境。目前,叶片前缘冷却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冲击冷却和旋流冷却。由于旋流冷却可以提供更均匀的换热系数以及更高的换热性能,因此叶片前缘的主要采用旋流冷却通道对高温部件进行保护。

3、现有的涡轮叶片前缘冷却方案中,冷却结构主要由冷气腔、旋流喷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环肋旋流腔的涡轮叶片前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叶片前缘(9)的冷气进口(1),所述冷气进口(1)依次连通冷气进口段(2)、冷气供气腔(3)、旋流腔(14)、冷气出口段(8)和冷气出口(7);所述冷气供气腔(3)与旋流腔(14)通过前缘内层壁(16)相隔,且前缘内层壁(16)沿叶高方向设置有若干旋流喷嘴(13),用于使冷气供气腔(3)与旋流腔(14)相通;所述旋流喷嘴的中心线方向(19)与前缘内层壁方向(20)的夹角为85°~90°,且旋流喷嘴的中心线方向(19)沿叶高方向的分量指向叶片底部(4);相邻的旋流喷嘴(13)之间的旋流腔(14)内壁上沿旋流腔靶面(12)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环肋旋流腔的涡轮叶片前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叶片前缘(9)的冷气进口(1),所述冷气进口(1)依次连通冷气进口段(2)、冷气供气腔(3)、旋流腔(14)、冷气出口段(8)和冷气出口(7);所述冷气供气腔(3)与旋流腔(14)通过前缘内层壁(16)相隔,且前缘内层壁(16)沿叶高方向设置有若干旋流喷嘴(13),用于使冷气供气腔(3)与旋流腔(14)相通;所述旋流喷嘴的中心线方向(19)与前缘内层壁方向(20)的夹角为85°~90°,且旋流喷嘴的中心线方向(19)沿叶高方向的分量指向叶片底部(4);相邻的旋流喷嘴(13)之间的旋流腔(14)内壁上沿旋流腔靶面(12)周向设置有环肋(11);相邻环肋(11)之间的前缘外层壁(15)上设置有气膜孔(10),所述气膜孔(10)与旋流腔(14)相连通,用于抽出部分旋流产生的废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肋旋流腔的涡轮叶片前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叶片顶部(6)的旋流喷嘴的中心线方向(19)与前缘内层壁方向(20)的夹角为85°,靠近叶片底部(4)的旋流喷嘴的中心线方向(19)与前缘内层壁方向(20)的夹角为90°,二者之间的旋流喷嘴的中心线方向(19)与前缘内层壁方向(20)的夹角顺次由85°向90°过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青松丰镇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