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墙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古建墙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古建墙体施工普遍存在工序繁琐、污染大、耗材严重、节能系数不可控等问题,为发展更为绿色、节能、高效的古建施工体系,特针对古建筑中的墙体进行装配式研发应用。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例如,建筑墙体在工厂已经预制形成,在工地建造时,仅需要将预制墙体安装至指定位置,然后浇筑成型既可。装配式建筑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建筑结构质量稳定,可形成产业化的生产加工体系。
2、目前,常见的预制夹芯保温系统由内外两层钢筋混凝土墙板和夹在其间的保温材料通过专用连接件组成,具有特定保温性能要求的外墙板,对内侧墙板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内页板和外页板之间设有钢筋,通过现有专用连接件连接。例如cn114135048a公开了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及连接件,包括:预制外页板层、保温板层、空腔层、预制内页板层以及用于连接预制外页板层、保温板层、空腔层、预制内页板层的连接件;其中连接件包括:凹头螺杆段、螺纹套筒段和第一尾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古建墙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古建墙体厚度为210-330mm厚,由外墙至内墙依次包括30-50mm厚面砖层、40-60mm厚混凝土外页层、60-100mm厚保温层和80-120mm厚混凝土结构墙内页层,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剂为环氧型界面剂,由组分A和组分B按照重量份比例范围(4-6):1混合制得,组分A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60-80份,活性稀释剂10-20份,助剂5-10份,常规稀释剂A10-30份,填料20-30份;组分B包含:胺类固化剂10-30份,常规稀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古建墙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古建墙体厚度为210-330mm厚,由外墙至内墙依次包括30-50mm厚面砖层、40-60mm厚混凝土外页层、60-100mm厚保温层和80-120mm厚混凝土结构墙内页层,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剂为环氧型界面剂,由组分a和组分b按照重量份比例范围(4-6):1混合制得,组分a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成:环氧丙烯酸树脂60-80份,活性稀释剂10-20份,助剂5-10份,常规稀释剂a10-30份,填料20-30份;组分b包含:胺类固化剂10-30份,常规稀释剂b;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流平剂、消泡剂、分散剂、防沉剂;其中环氧丙烯酸树脂采用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而成,第一单体为三个以上的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丙烯酸酯单体,第二单体为具有不饱和碳碳双键和环氧基的单体,第三单体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与第三单体的质量比为2:(4-6):(0.4-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固化剂选自三亚乙基四胺、聚酰胺、聚醚胺和/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靳卓,相蕾,陈坤恒,吴迪,陈端旭,高峰,张越,葛文宇,刘爱武,季弓智,史强,贾涛,陈瑶,张长鹏,谢超,郭振亚,史玉龙,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