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21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一根线依次弯成若干线圈单元,线圈单元相互嵌套逐圈编织成管状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棒状模具和一根编织线;所述编织线通过钩织、编织、针织或机织,织出一管状物;将步骤2)的管状物套设在棒状模具上,加热定型,冷却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一根线编织形成的线圈嵌套结构可以牵扯一端的线头实现快速拆解还原为一根线,从而从体内回收;相互圈套圈结构设计出的支架可提供头尾短闭环的支架大大减少对腔内造成损伤的风险;圈与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移动空间,可大幅提高支架的柔顺性,更能使用迂曲管腔的严苛要求;圈套圈可以保证稳定均匀的孔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介入及植入医疗器械使用的支架是由管材雕刻镂空而成,或多股丝材波浪形编织或交叉编织而成。这种支架具有轴向刚性,柔顺性差,对于迂曲管腔较难适应,存在打折、再狭窄甚至损伤管腔的风险。手工多股丝材编织的支架加工难度较大,产能低,装配或覆膜成型困难。机器编织支架,由于交叉点非固定点,极易造成网孔不均匀及短缩。

2、更为关键的是,目前的介入及植入医疗器械使用的支架植入后均无法取回,只能长期留存体内,或者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让人体缓慢吸收。不论是哪种方式对人体都多少存在一些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目前医用支架进入人体后无法回收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是通过一根线依次弯成若干线圈单元,线圈单元相互嵌套逐圈编织成管状物。

3、可选地,所述线的至少一端预留有取线头。

<p>4、可选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一根线依次弯成若干线圈单元,线圈单元相互嵌套逐圈编织成管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的至少一端预留有取线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仅留有一端的取线头,另一端固定在相接的线圈单元上,所述设有取线头的一端为靠近操作器械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沿轴向包括若干圈层,每圈层由若干线圈单元构成,至少部分前一圈层的线圈单元与至少部分后一圈层的线圈单元嵌套,实现相邻圈层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一根线依次弯成若干线圈单元,线圈单元相互嵌套逐圈编织成管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的至少一端预留有取线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仅留有一端的取线头,另一端固定在相接的线圈单元上,所述设有取线头的一端为靠近操作器械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沿轴向包括若干圈层,每圈层由若干线圈单元构成,至少部分前一圈层的线圈单元与至少部分后一圈层的线圈单元嵌套,实现相邻圈层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回收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圈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