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通信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今广泛应用无人机的环境中,由于无人机无线通信的开放性,存在着易受攻击的风险,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通信中断。因此,确保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变得尤为关键。
2、窃听作为一种攻击方式,直接威胁了通信的保密性。由于窃听是一种隐蔽的被动攻击手段,窃听者的存在往往不容易被察觉。这种隐匿性使得窃听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可能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捕获和获取通信中的敏感信息。
3、应对窃听攻击的一种策略是采用人工噪声来干扰潜在窃听者,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然而,由于人工噪声同时可能对合法通信产生干扰,因此人工噪声的位置和功率选择显得尤为至关重要。在这一选择过程中需要平衡窃听者的有效干扰和最小化对合法用户通信的影响,以实现综合性的通信系统安全性。
4、现有技术针对由源无人机(s-uav)和友方干扰无人机(j-uav)组成的双uav系统,设计了一个优化问题,旨在在物理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安全域。具体而言,在源无人机运动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距传输概率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接收机之间的平均路径损耗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用户BOB的瞬时信噪比γb和窃听者EVE的瞬时信噪比γe分别为:
5.根据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距传输概率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移动通信系统的3d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接收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新,于雯露,李广恺,陈厅,涂淼,高天锡,罗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