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112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包括背负式汽油喷药器,在汽油喷药器背部设有高度可调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喷洒装置,喷洒装置上有多个高度不同且可左右两侧喷洒药液的喷头;喷洒装置包括与输液管出液口连通的T形三通阀,在T形三通阀其中一个横向孔上连通有Y形三通阀,喷洒装置还包括与Y形三通阀相互连接且为对称设置的长喷杆,在T形三通阀孔道上还设有用于向左右两侧作物杆茎喷洒药液的竖喷杆;通过设置一个高度可调、便于拆装且能同时向左右两侧喷洒药液的喷洒装置,在植保作业时能将药液同时喷洒至左右两侧作物的冠部、叶子上表面以及底部杆茎,且无需手持,多喷头设置可有效提高药液覆盖率以及附着率,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1、植保环节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是维护作物产量、作物质量、农业经济收益以及作物环境的关键,植保机械、农药研究以及农药喷洒技术是植保环节三项核心内容。

2、现阶段植保环节中的农药喷洒主要采用的是喷雾器,喷雾器根据使用的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和手推式喷雾器,其中背负式喷雾器由于其能携带较多的喷洒液,同时在使用时移动方便被广为使用。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多为电动喷雾器且都是单杆单喷头或双喷头,这样使得雾化效果不佳、喷洒面积小,常常只能喷洒到叶子上表面,无法同时喷洒到作物底部杆茎,药液附着率低,且在作业时,作业人员要手持喷杆,作业一天较为疲劳,工作效率低、耗时费力,并且传统喷雾器迎风而作时,雾化的农药会进入呼吸道,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3、即:针对于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需要手持喷杆作业、药液无法同时喷洒到作物底部杆茎、药液附着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包括背负式汽油喷药器(1),其特征在于:在汽油喷药器(1)背部设有高度可以调节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与汽油喷药器输液管(2)相连接的喷洒装置,喷洒装置上设有多个高度不同且可左右两侧喷洒药液的喷头;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与输液管(2)出液口相连通的T形三通阀(4),在T形三通阀(4)其中一个横向孔道上连通有Y形三通阀(5),所述喷洒装置还包括与Y形三通阀(5)相互连接且为对称设置的长喷杆(6),在T形三通阀(4)第二个横向孔道上还设有用于向左右两侧作物杆茎喷洒药液的竖喷杆(7),所述竖喷杆(7)通过连接构件与固定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包括背负式汽油喷药器(1),其特征在于:在汽油喷药器(1)背部设有高度可以调节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与汽油喷药器输液管(2)相连接的喷洒装置,喷洒装置上设有多个高度不同且可左右两侧喷洒药液的喷头;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与输液管(2)出液口相连通的t形三通阀(4),在t形三通阀(4)其中一个横向孔道上连通有y形三通阀(5),所述喷洒装置还包括与y形三通阀(5)相互连接且为对称设置的长喷杆(6),在t形三通阀(4)第二个横向孔道上还设有用于向左右两侧作物杆茎喷洒药液的竖喷杆(7),所述竖喷杆(7)通过连接构件与固定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喷杆(6)整体形状呈乁字形,在长喷杆(6)杆体一侧以及杆体端部均设有喷头(8),所述长喷杆(6)的喷头(8)至少设有4个,且喷头(8)之间等距离布设;所述竖喷杆(7)杆体两侧对称设有至少三组喷头(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多喷头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伟蒋红娟刘登祥何沛江卢元一高冬冬戴彬李栋成杨楷李源姜远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