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工程,具体为一种线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线缆在机电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用于传输电力、信号和数据,连接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在机电工程生产中为了降低线缆采购成本。会回收一定线缆进行重新加工和使用,减少购买新线缆的需要。
2、经检索,再对线缆进行回收的时候,一般会通过线缆绕线机对线缆进行回收,现在的线缆回收设备大都是通过驱动电机直接带动绕线轮转动的方式将线缆收卷起来,绕线轮与电机一般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对绕线轮进行更换的时候,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多次转动螺栓,才能将绕线轮取下,过程比较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在收取线缆的过程中,由于线缆一般比较长且有一定的重量,从而使未被收卷的线缆比较松弛,这个能会使线缆在绕线轮外杂乱排布且分布不均,容易发生打结的情况,影响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回收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绕线轮与电机一般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对绕线轮进行更换的时候,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多次转动螺栓,才能将绕线轮取下,过程比较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表面的顶端贯穿转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转盘通过履带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
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转动连接有传送辊,所述矩形板前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转轴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转轴贯穿滑动连接在矩形通槽的内壁,所述多组转轴后表面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限位杆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矩形板后表面设置有凹槽二且数量有多组。
6、优选的,所述圆筒贯穿滑动连接在滑筒的前表面。
7、优选的,所述扭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滑筒的前表面,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的连接在转杆的后表面。
8、优选的,所述转杆贯穿转动连接在滑筒的前表面。
9、优选的,所述滑杆贯穿滑动连接在滑筒左表面的后端。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前表面接触在凹槽二的内壁。
11、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前表面,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后表面。
12、(三)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线缆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转轴可使滑杆脱离凹槽一的内壁,然后向前拉动滑筒,这样就能将收卷辊取下,快捷方便,提高了更换效率,并且在扭簧的配合下,可使滑筒通过滑杆快速卡接在收卷辊的内壁,提高了回收线缆的效率。
15、(2)该线缆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将线缆绕过传送辊一和传送辊二,这样线缆在回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解除限位杆对传送辊一的限位,然后上下调中传动辊一的位置,这样就能对线缆的张力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线缆在回收时不会松弛,提高了回收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前表面的顶端贯穿转动连接有圆筒(16),所述圆筒(16)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转盘(4)通过履带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多组转盘(4)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前表面,所述转盘(4)前表面贯穿滑动连接有滑筒(3),所述滑筒(3)前表面通过扭簧(11)弹性连接有转杆(10),所述滑筒(3)外壁的后端接触有收卷辊(8),所述转杆(10)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块(12),所述椭圆块(12)外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9),所述收卷辊(8)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凹槽一,所述滑杆(9)左表面接触在凹槽一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7),所述矩形板(7)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外壁转动连接有传送辊(6),所述矩形板(7)前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转轴(5)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转轴(5)贯穿滑动连接在矩形通槽的内壁,所述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6)贯穿滑动连接在滑筒(3)的前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1)一端固定连接在滑筒(3)的前表面,所述扭簧(1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10)的后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0)贯穿转动连接在滑筒(3)的前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9)贯穿滑动连接在滑筒(3)左表面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5)前表面接触在凹槽二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3)的前表面,所述弹簧(1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5)的后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前表面的顶端贯穿转动连接有圆筒(16),所述圆筒(16)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转盘(4)通过履带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多组转盘(4)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前表面,所述转盘(4)前表面贯穿滑动连接有滑筒(3),所述滑筒(3)前表面通过扭簧(11)弹性连接有转杆(10),所述滑筒(3)外壁的后端接触有收卷辊(8),所述转杆(10)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块(12),所述椭圆块(12)外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9),所述收卷辊(8)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凹槽一,所述滑杆(9)左表面接触在凹槽一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7),所述矩形板(7)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外壁转动连接有传送辊(6),所述矩形板(7)前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转轴(5)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转轴(5)贯穿滑动连接在矩形通槽的内壁,所述多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明欣,赵翠翠,户传海,赵家兴,张志兵,杨洪运,孟宪政,
申请(专利权)人:孟宪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