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93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铁芯电感器,涉及到电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板、镶嵌槽、电感器组件以及温感调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数量可增减的铁芯主体,使得铁芯主体位于固定架内腔的长度可以进行改变,从而实现铁芯电感器和空芯电感器之间的转换,达到铁芯电感器和空芯电感器相组合的目的,进而提高电感器的多用性和适配性,以满足实际使用中对电感器的不同需求,并通过设置温感调节组件,使得电感器可以在温度升高时自动调节为合适的工作状态,并在温度过高时及时将全部电源断开,有效避免电感器因过热导致烧机的风险,并且在温度下降后再次自动恢复至工作状态,保证电感器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铁芯电感器


技术介绍

1、电感器是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在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作用,还有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铁心电感器线圈中通以交流电流后,所产生的磁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铁心磁路(包括在铁心磁路中插入非磁性气隙)的主磁通,另一部分是通过线圈与铁心柱间空隙的漏磁通。根据电感的基本定义,我们将主磁通产生的电感称为主电感,将漏磁通产生的电感称为漏电感。

2、公开号为cn115662749a的一种可对芯体垂直固定缠绕线圈可调的电感器用铁芯,包括芯体,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线圈进行收紧时,可启动两个电动推杆推动对最外侧的两个线圈相对移动,当需要对线圈调松时,可启动两个电液推杆推动第二横板向上移动,并推动半球形凸块和限位板与芯体底部贴合,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可推动顶杆向上移动,并带动顶板向上移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杆对相邻的第一连杆推动,使得第一连杆发生偏转,并对相邻的两个线圈进行推动,通过平板、移动齿条、转动齿轮、螺杆和螺纹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限位板与圆柱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镶嵌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302)包括有导线一(3021)、导线二(3022)和导线三(3023),所述第二导线(303)包括有导线四(3031)和导线五(30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一(3021)、导线二(3022)、导线三(3023)、导线四(3031)、导线五(3032)均位于绝缘片(403)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触点(406)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电极触点(4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镶嵌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302)包括有导线一(3021)、导线二(3022)和导线三(3023),所述第二导线(303)包括有导线四(3031)和导线五(30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一(3021)、导线二(3022)、导线三(3023)、导线四(3031)、导线五(3032)均位于绝缘片(403)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触点(406)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电极触点(406)分别与导线一(3021)、导线二(3022)、导线三(3023)相对应,所述第二电极触点(407)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电极触点(407)分别与导线四(3031)、导线五(3032)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铁芯电感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电极触点(406)和两个第二电极触点(407)在绝缘片(403)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第一电极触点(406)的触点面积大于第二电极触点(407)的触点面积,所述绝缘片(403)的另一侧设有多个外部电源(408),第一电极触点(406)能够控制外部电源(408)与对应导线一(3021)、导线二(3022)、导线三(3023)之间的通断,第二电极触点(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英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