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290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埋栖型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的内部底端设有养殖底质,所述养殖底质由底板、第二排水管和排气管组成,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蛇形输气管,所述蛇形输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连接口,所述充气连接口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底质采用玻璃珠底质,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不和贝类的排泄物和投喂的藻类发生反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装置可以高效的排除有害杂质,保证健康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并且减少工厂养殖带来的土沙不易清理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玻璃珠底质还可以循环利用,还能促进高密度养殖,提高养殖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埋栖型贝类养殖,具体为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工厂化养殖中,埋栖型贝类的育苗和养殖,都是用泥沙作为养殖底质,埋栖型贝类在养殖中,养殖生境十分重要,其通常营滤食性生活,呼吸,摄食和排泄都是依靠身体后端的水管进行。底质类型与埋栖型贝类养殖的关系甚为密切。底质在贝类养殖中起着活动基地、附着点、蔽所以及营养物质来源等方面的作用。埋栖型贝类在滤食生活中,其排泄物通过出水管到底质表层上,一段时间分解后,会对水质以及底质产生污染,以及投喂所残留的饵料也会对底质产生污染,长时间与底质反应会产生硫化物,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上升,导致贝类大量死亡,并且泥沙质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不易清理和消毒。现有技术中关于底质的研究多以泥沙配比为主,完全替换泥沙底质,从底质组成方面进行新材料底质研发未见报道,为此提供了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1)的内部底端设有养殖底质(3),所述养殖底质(3)由底板(10)、第二排水管(9)和排气管(7)组成,所述底板(10)的内部安装有蛇形输气管,所述蛇形输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连接口(4),所述充气连接口(4)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所述蛇形输气管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排气管(7),所述第二排水管(9)安装在底板(10)的内部中端,所述第二排水管(9)的一端设有内连接排水口(5),所述内连接排水口(5)上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水管(9)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排水管连接口(8),所述第一排水管连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1)的内部底端设有养殖底质(3),所述养殖底质(3)由底板(10)、第二排水管(9)和排气管(7)组成,所述底板(10)的内部安装有蛇形输气管,所述蛇形输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连接口(4),所述充气连接口(4)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所述蛇形输气管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排气管(7),所述第二排水管(9)安装在底板(10)的内部中端,所述第二排水管(9)的一端设有内连接排水口(5),所述内连接排水口(5)上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水管(9)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排水管连接口(8),所述第一排水管连接口(8)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6),所述第一排水管(6)的顶部连接有漏斗(2),所述养殖底质(3)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玻璃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的顶部设有筛网,筛网孔径为0.2-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国颜世宇何国俊王超华杨欢李政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