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气悬浮高速电机和气悬浮压缩机。
技术介绍
1、采用轴承支撑的高速电机前、后径向轴承同轴度越高,转轴运行越稳定,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零件的加工水平参差不齐,通常都会导致转轴上前后径向轴承不同轴,图1中示出了一种转轴上前后径向轴承同轴的示意图,图2中示出了一种转轴上前后径向轴承不同轴的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出在前后径向轴承不同轴后,导致转轴的止推盘与两侧的止推轴承之间出现了倾斜角。另外,对于气悬浮高速电机和气悬浮压缩机,两者的转轴与径向轴承之间均存在间隙,当气悬浮高速电机和气悬浮压缩机受到冲击时,两者的转轴与轴承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均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止推盘和止推轴承之间也会出现倾斜角,造成止推轴承无法对转轴的止推盘提供有效支撑,使止推轴承没有办法发挥出全部性能,甚至是磨损毁坏。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气悬浮高速电机和气悬浮压缩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振动冲击工况下转轴的止推盘与两侧的止推轴承之间出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2)、第一止推轴承(5)和第二止推轴承(6);所述支撑件(12)用于对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和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提供支撑,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用于设置在转轴(8)上止推盘(7)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用于设置在所述止推盘(7)的轴向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座(34),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和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均设置在所述轴承座(34)上,且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和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两者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2)、第一止推轴承(5)和第二止推轴承(6);所述支撑件(12)用于对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和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提供支撑,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用于设置在转轴(8)上止推盘(7)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用于设置在所述止推盘(7)的轴向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座(34),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和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均设置在所述轴承座(34)上,且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和所述第二止推轴承(6)两者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为两半式结构,分别为第一半支撑件(1)和第二半支撑件(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自适应止推轴承结构还包括轴承座(34)和第一引气结构,所述支撑件(12)具有容置腔(100),所述轴承座(34)位于所述容置腔(100)内,且第一引气结构用于向所述容置腔(100)引入气体,且所述第二引气结构用于向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与所述止推盘(7)之间引入气体时,所述轴承座(34)具有轴承腔室(342),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设置在所述轴承腔室(342)内,所述第一止推轴承(5)上具有贯通轴向两侧的第一镂空孔(501),所述第二引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座(34)上、且连通所述第一镂空孔(50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久展,林诗翔,陈振,薛家宁,蔡由俊,廖繁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