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285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及加工方法,包括上终板、髓核假体和下终板,还包括:两个限位件,分别固定在上终板的顶部与下终板的底部,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及加工方法,通过在上终板的顶部和下终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弹性记忆合金,能够提升与凹凸不平的椎体终板的贴合度,使得假体植入更加稳定,不易脱出,且上终板与下终板上均设置限位件,限位件进入椎体终板下对应的槽,便于对上终板与下终板的安装进行限位,且在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促进作用下,有利于新生骨组织长入上下终板,增加骨和假体的整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颈椎椎间盘假体用于治疗颈椎疾病的手术假体,它通常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疾病,颈椎椎间盘假体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形状类似于天然的椎间盘,可以被放置到颈椎的相应位置上,它通常可以通过颈椎的前方手术进入到颈椎骨间,取代受损或移除的椎间盘,随着椎间盘假体置换,可以减轻疼痛和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椎间盘假体手术常见的治疗方法,以其可靠和快速的康复时间得到广泛的应用。

2、目前椎间盘假体通常由上终板、下终板和髓核假体三个部位组成,参考专利申请号为 cn 201922202408.8 的一种椎间盘活动假体,现有的上终板和下终板与椎体接触面大多为平面结构,由于椎体终板的面凹凸不平,导致植入时假体不能与椎体终板完全贴合,容易出现移位脱出等风险;

3、且现有的椎间盘假体中,髓核假体磨损后或体内工作不理想时,髓核假体大多无法单独对其进行更换,导致后续对椎间盘假体进行置换时,需要将已经与椎体终板生长贴合在一起的上终板与下终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1)、髓核假体(2)和下终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1)包括与髓核假体(2)底部固定连接的底座(111),所述下终板(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2),所述底座(1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113),所述凹槽(112)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板(6)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卡板(113)相适配的卡槽(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记忆合金(5)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1)、髓核假体(2)和下终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1)包括与髓核假体(2)底部固定连接的底座(111),所述下终板(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2),所述底座(1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113),所述凹槽(112)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板(6)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卡板(113)相适配的卡槽(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记忆合金(5)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孔(12),所述弹性记忆合金(5)为镍钛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髓核假体(2)包括设置在上终板(1)底部的半球体(13),所述半球体(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4),且环形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筒体(15),所述环形板(14)的底部且位于弹性筒体(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终板(1)的顶部与下终板(3)的底部均涂覆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17),所述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17)由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和抗菌剂制备而成。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骨诱导生物活性涂层的椎间盘假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丰寇万福游丰翼王杰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集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