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具体而言,涉及掺铝碳酸钴、掺铝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手机等3c数码产品对锂离子电池续航时间和体积大小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通过提高截止电压来提升钴酸锂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掺铝四氧化三钴作为制备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重要前驱体,其各方面理化指标影响了钴酸锂正极材料及下游锂离子电池性能。掺铝能有效地提高钴酸锂晶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结构不可逆相变导致晶体结构坍塌,让更多的锂离子参与充放电过程,从而改善lco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有效提高钴酸锂的体积能量密度。
2、然而,目前行业中制备的掺铝四氧化三钴普遍存在铝元素分布不均的问题,尤其是壳层铝元素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下游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电性能和最终产品的质量。碳酸钴表面由于表面活性高,在合成干燥洗涤烧结等过程,表面会经历更为复杂的相变,相比内层更加容易发生偏析,为了兼顾平衡形貌粒度等其他理化指标要求,往往需要牺牲其表面的掺铝均匀性。但是钴酸锂的不可逆相变往往是从表面开始发生,所以改善碳酸钴表面的掺铝均匀性有利于改善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铝碳酸钴,其特征在于,包括碳酸钴内核和包覆于所述碳酸钴内核上的氢氧化钴外壳,所述碳酸钴内核和所述氢氧化钴外壳中均掺杂有铝,且铝在所述氢氧化钴外壳中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碳酸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钴内核的粒径为15μm-25μm,所述氢氧化钴外壳的厚度为0.5μm-2μm;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掺铝碳酸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铝溶液和掺铝碳酸钴颗粒混合进行阴阳离子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铝溶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将所述偏铝酸钠溶液和所述掺铝碳酸钴颗粒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铝碳酸钴,其特征在于,包括碳酸钴内核和包覆于所述碳酸钴内核上的氢氧化钴外壳,所述碳酸钴内核和所述氢氧化钴外壳中均掺杂有铝,且铝在所述氢氧化钴外壳中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碳酸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钴内核的粒径为15μm-25μm,所述氢氧化钴外壳的厚度为0.5μm-2μm;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掺铝碳酸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铝溶液和掺铝碳酸钴颗粒混合进行阴阳离子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铝溶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将所述偏铝酸钠溶液和所述掺铝碳酸钴颗粒混合,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离子交换,当产品颗粒表面的铝含量达到设计目标值2000ppm-10000ppm时停止反应;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滔,阮丁山,刘更好,蒋军,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