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转角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的幕墙龙骨体系转角、管道连接转角等转角连接结构中,建筑构件之间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实现转角部位的直接连接,但转角部位在风吹、日晒、雨淋等环境下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渗水、锈蚀、松脱甚至断裂,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的转角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构件转角连接部位容易发生渗水、锈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的转角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构件转角连接部位容易发生渗水、锈蚀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建筑结构的转角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包括转角结构主体、第一连接杆件、第二连接杆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转角结构主体呈l形结构,转角结构主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密封圈周向设置在转角结构主体的一端边缘处,第一连接杆件的一端匹配插接在第一安装槽内,且第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的转角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转角结构主体(1)、第一连接杆件(2)、第二连接杆件(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第一固定件(6)和第二固定件(7);转角结构主体(1)呈L形结构,转角结构主体(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01),第一密封圈(4)周向设置在转角结构主体(1)的一端边缘处,第一连接杆件(2)的一端匹配插接在第一安装槽(101)内,且第一密封圈(4)密封套接在第一连接杆件(2)上;转角结构主体(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槽(102),第二密封圈(5)周向设置在转角结构主体(1)的另一端边缘处,第二连接杆件(3)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的转角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转角结构主体(1)、第一连接杆件(2)、第二连接杆件(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第一固定件(6)和第二固定件(7);转角结构主体(1)呈l形结构,转角结构主体(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01),第一密封圈(4)周向设置在转角结构主体(1)的一端边缘处,第一连接杆件(2)的一端匹配插接在第一安装槽(101)内,且第一密封圈(4)密封套接在第一连接杆件(2)上;转角结构主体(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槽(102),第二密封圈(5)周向设置在转角结构主体(1)的另一端边缘处,第二连接杆件(3)的一端匹配插接在第二安装槽(102)内,且第二密封圈(5)密封套接在第二连接杆件(3)上,使第一连接杆件(2)通过转角结构主体(1)与第二连接杆件(3)密封连接;第一连接杆件(2)与转角结构主体(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6)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件(3)与转角结构主体(1)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的转角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角结构主体(1)的外壁上形成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由内之外依次包括防锈涂层(103)、加强涂层(104)、防水涂层(105)和防腐涂层(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王铭祥,陈久伟,骆建,刘海栋,余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