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276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0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包括混床本体、混床本体顶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上部排水管和排气管;混床本体中部内侧填充有树脂层,中部固定连接进碱管和中间排水管;混床本体底端固定连接进酸管、反洗进水管、出水管、底部排水管以及进气管。底部排水管上设置有底部排水阀,与底部排水阀并联的控制排水阀。控制排水阀的出口端管道上设置有一根虹吸破坏管;其高度高于混床本体的高度。虹吸破坏管下部安装有自动排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改进后,能够通过控制排水阀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从而提高混床再生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再生混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水处理行业中常用的体内再生混床(以下简称混床),需要根据运行工况来进行再生操作。

2、现有的混床再生操作中,空气擦洗和进酸碱这两个步骤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而确保在进行这两个步骤时,混床内有正确高度的水位,是影响操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3、在目前的常规混床设计中,没有保证该水位达到正确高度的设置,只能通过估算(人工操作时),或时序控制(程控操作时)来进行,无法保证水位控制的准确和有效。

4、如果水位控制失误,将造成如下问题:

5、在空气擦洗环节,造成树脂大量溢出(水位过高)或树脂不松动(水位过低);

6、在进酸碱环节,造成碱再生液浓度过低(水位过高)或不均匀进酸碱(水位过低),从而造成再生操作的效果差,甚至于再生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保证水位控制的准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

2、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包括混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床本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上部排水管和排气管;所述的混床本体中部内侧填充有树脂层,中部固定连接进碱管和中间排水管;所述的混床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有进酸管、反洗进水管、出水管、底部排水管以及进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排气阀为浮球式自动排气阀或感应式自动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式自动排气阀为压力感应式自动排气阀、电磁感应式自动排气阀或光学感应式自动排气阀。</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包括混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床本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上部排水管和排气管;所述的混床本体中部内侧填充有树脂层,中部固定连接进碱管和中间排水管;所述的混床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有进酸管、反洗进水管、出水管、底部排水管以及进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排气阀为浮球式自动排气阀或感应式自动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式自动排气阀为压力感应式自动排气阀、电磁感应式自动排气阀或光学感应式自动排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体内再生混床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排水阀控制的排水管,设置于混床擦洗、反洗混合、混合以及进酸碱前所需的水位高度。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哲徐子红张毅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