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269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涉及能源动力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轮辐盘腔,用于引入二次空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轮辐盘腔转动;多个轮辐杆,沿周向均匀设置在轮辐盘腔侧壁,多个轮辐杆均与轮辐盘腔连通;每个轮辐杆上均设有多个出流孔,用于喷出二次空气;每个轮辐杆均通过可拆卸式调节组件与轮辐盘腔连接,用于调节轮辐杆的转动角度;驱动组件驱动轮辐盘腔转动,带动多个轮辐杆转动,模拟上游叶片的相对运动;二次空气从轮辐盘腔流入至多个轮辐杆,并从多个出流孔喷出,模拟上游叶片尾缘的劈缝射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式调节组件,实现劈缝射流的出流角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动力,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1、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推力的增大和地面燃气轮机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涡轮前进口总温的提高,而涡轮叶片的高效冷却是关乎整机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和正在研发的新一代燃气轮机中,涡轮前进口温度已经远远超出叶片材料本身的高温耐受极限,巨大的温差则需要依靠先进的叶片内外部冷却系统进行补偿。

2、常见的静叶、动叶内外部冷却方式如图1所示,上游静叶直接经受高温燃气的冲刷,承受较高的热负荷,因此在静叶的前缘大量布置气膜孔,以减少高温燃气对叶片的热侵蚀,在流经静叶内部的冷却空气中,约40%-60%的冷却气通过尾缘劈缝喷射进入主流,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尾缘金属基体的温度,为静叶尾缘部分带来有效冷却,同时喷出的冷却气也会冲击到下游动叶表面,对下游叶片表面的传热冷却分布特性和叶栅的气动损失造成影响。

3、传统的叶片冷却设计中,大多只考虑冷却空气的一次冷却效应,着重分析冷气出流对所在表面的气膜覆盖和传热冷却特性的影响,而有限的研究表明,冷气出流对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盘腔(1)侧壁均匀设有多个连通筒(4),多个所述轮辐杆(2)一端均设有与多个连通筒(4)插接配合的轴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在轮辐杆(2)一端的固定螺母(5),所述连通筒(4)外侧设有与固定螺母(5)配合的连接螺纹(6);通过固定螺母(5)和连接螺纹(6)的拧松与拧紧,对轮辐杆(2)的角度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盘腔(1)侧壁均匀设有多个连通筒(4),多个所述轮辐杆(2)一端均设有与多个连通筒(4)插接配合的轴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在轮辐杆(2)一端的固定螺母(5),所述连通筒(4)外侧设有与固定螺母(5)配合的连接螺纹(6);通过固定螺母(5)和连接螺纹(6)的拧松与拧紧,对轮辐杆(2)的角度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轮辐式射流尾迹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梦雨雷蒋时勇杨玺何文斌张科赵欣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