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尿管,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医疗领域中,导尿管的使用非常普遍;然而,传统的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导尿管需要长时间留置在体内,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
2、如专利号为202023055400.2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医用抗菌导尿管,该导尿管通过导尿管本体、输气腔、气囊与抗菌层的设置,在使用时将导尿管本体插入患者的膀胱内,然后通过输气腔对气囊进行充气,来将导尿管本体固定在患者体内,最后通过导尿管本体外表面的抗菌层,来防止细菌滋生造成感染;但是,传统的导尿管由于长时间留置在体内,其导尿管的外表面容易与尿道内壁发生粘连,在拔出时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与疼痛感,降低了患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导尿管由于长时间留置在体内,其导尿管的外表面容易与尿道内壁发生粘连,在拔出时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与疼痛感,降低了患者的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包括有导尿软管,所述导尿软管的一端设置有插入端,所述导尿软管上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插入端连接,所述引流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的一端通过连接卡圈与所述导尿软管连接,所述导尿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粘连层,所述导尿软管上设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粘连层为采用植入介入器械纳米药物喷涂机,对所述导尿软管为壳聚糖膜材料,所述防粘连层的粒径为10μm~60μm。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尿软管一侧开设有进尿口,所述进尿口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连接管件上对应所述引流通道设置有出尿管,所述出尿管的一端设置有出尿接头,所述出尿接头周侧开设有多组用于连接的卡凹。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液组件包括有输液通道,所述导尿软管一端开设有所述输液通道,所述导尿软管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口内设置有控制单向流动的充盈止逆阀。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液组件还包括有输液管,所述连接管件底部连接有所述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为中空结构其一端设置有注液头,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所述注液头上套设有第一密封件。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球囊,所述导尿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球囊,所述导尿软管的一端开设有注水通道,所述导尿软管顶部对应所述球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注水通道与所述球囊通过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球囊的承液体积为20ml~60ml。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注水管,所述连接管件顶部设置有所述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注水通道连通,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引流通道的内壁上涂覆有抗菌覆膜,所述抗菌覆膜为抗生素材料。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尿软管上开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穿设有显影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防粘连层的设置,在使用该导尿管时,通过采用壳聚糖膜材料作为防粘连药物涂层,能够有效抑制纤维细胞的增生,减少炎症细胞与胶原纤维的合成,最终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能够切实避免导尿管与尿道内壁产生粘连;此外采用植入介入器械纳米药物喷涂机,在导尿软管外表面喷涂防粘连药物涂层,有效阻隔了导尿管表面与尿道内壁的直接接触,进一步的防止两者粘连,解决了传统的导尿管容易与尿道内壁发生粘连的问题,在拔出导尿管时,显著减少了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疼痛感,提升了患者的使用体验。
15、2.通过输液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该导尿管时,可以直接通过导尿软管内部的输液通道向膀胱腔内注射药物或进行冲洗;采用内嵌式设计,输液组件包括输液管和注射头通过连接管直接与导尿软管连通,无需重复插入导尿管进行操作,更换药液也很方便,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与需要重复插入导尿管的传统方法相比,它可以有效减少对尿道壁组织的损伤,也更易操作,更符合无创理念,这对需要长期定期给予药物或冲洗的病人尤其友好;此外,输液组件内还设置有单向阀门,可以有效防止药液在输液过程中回流进入导尿软管,大大提高了药物在膀胱腔内的停留时间和作用效率。
16、3.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该导尿管时,采用球囊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组件内的注水管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使球囊在膀胱腔内膨胀固定,提高了导尿管的位置稳定性,防止导尿管脱位;而且,该固定组件还设计有密封,在注水口上设置了第二密封件,可以有效防止球囊内生理盐水的泄露,这既保证了球囊长期保持膨胀,也避免了盐水进入尿道造成不适,当需要移除导尿管时,也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快速抽出球囊内的水,实现非常方便的解除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尿软管(11),所述导尿软管(11)的一端设置有插入端(12),所述导尿软管(11)上开设有引流通道(13),所述引流通道(13)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插入端(12)连接,所述引流通道(1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件(14),所述连接管件(14)的一端通过连接卡圈(15)与所述导尿软管(11)连接,所述导尿软管(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粘连层(16),所述导尿软管(11)上设置有固定组件与输液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输液组件均与所述连接管件(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层(16)为壳聚糖膜材料,所述防粘连层(16)的粒径为10μm~6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软管(11)一侧开设有进尿口(17),所述进尿口(17)与所述引流通道(13)连通,所述连接管件(14)上对应所述引流通道(13)设置有出尿管(18),所述出尿管(18)的一端设置有出尿接头(19),所述出尿接头(19)周侧开设有多组用于连接的卡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组件还包括有输液管(24),所述连接管件(14)底部连接有所述输液管(24),所述输液管(24)为中空结构其一端设置有注液头(25),所述输液管(2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件(14)与所述输液通道(21)连通,所述注液头(25)上套设有第一密封件(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球囊(31),所述导尿软管(11)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球囊(31),所述导尿软管(11)的一端开设有注水通道(32),所述导尿软管(11)顶部对应所述球囊(31)开设有出水口(33),所述注水通道(32)与所述球囊(31)通过所述出水口(33)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31)的承液体积为20mL~60m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注水管(34),所述连接管件(14)顶部设置有所述注水管(34),所述注水管(34)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件(14)与所述注水通道(32)连通,所述注水管(34)的另一端设置有注水口(35),所述注水口(35)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3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13)的内壁上涂覆有抗菌覆膜(41),所述抗菌覆膜(41)为抗生素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软管(11)上开设有通腔(42),所述通腔(42)内穿设有显影线(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尿软管(11),所述导尿软管(11)的一端设置有插入端(12),所述导尿软管(11)上开设有引流通道(13),所述引流通道(13)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插入端(12)连接,所述引流通道(1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件(14),所述连接管件(14)的一端通过连接卡圈(15)与所述导尿软管(11)连接,所述导尿软管(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粘连层(16),所述导尿软管(11)上设置有固定组件与输液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输液组件均与所述连接管件(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层(16)为壳聚糖膜材料,所述防粘连层(16)的粒径为10μm~6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软管(11)一侧开设有进尿口(17),所述进尿口(17)与所述引流通道(13)连通,所述连接管件(14)上对应所述引流通道(13)设置有出尿管(18),所述出尿管(18)的一端设置有出尿接头(19),所述出尿接头(19)周侧开设有多组用于连接的卡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组件包括有输液通道(21),所述导尿软管(11)一端开设有所述输液通道(21),所述导尿软管(11)底部开设有出液口(22),所述出液口(22)与所述输液通道(21)连通,所述出液口(22)内设置有控制单向流动的充盈止逆阀(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瑞明,耿在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