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分离,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药物分离组件、分离方法及内窥镜双腔注射器。
技术介绍
1、内窥镜双腔注射器是在内窥镜使用时便于进行注射的工具,内窥镜双腔注射器中有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储存有病人注射所需要的药物药液,另一个腔体则设置有药物分离组件,药物分离组件可以将药物药液中的药物残渣或者其他物质进行过滤,避免上述这些物质通过注射器注射到人体中,保证病人在进行输液时的安全性。
2、现有技术中,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74072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注射器,上述注射器的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结构,即气液分离结构包括有分流罩、浮力板、分汽板和风轮,在注射的过程中通过气液分离结构将液体中的气泡带动到针筒的顶部,气泡在针筒的顶部汇集并融合成空气层,这样能够将液体中的气泡进行分离,虽然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将气泡进行分离,但还存在以下缺陷:
3、上述气液分离结构能够将液体中的气泡进行分离,但是上述专利文件中的气泡为液体中原本在注射之前所带有气泡,是用注射器吸液体的过程中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所形成的气泡,而内窥镜双腔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药物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药物分离组件(20)和注射器主体(10),注射器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药物分离组件(20),药物分离组件(20)包括有药物分离筒(21)、药物过滤结构(22)和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药物分离筒(21)的外侧与注射器主体(10)的内壁连接,药物分离筒(21)的内部开设通孔,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药物过滤结构(22)和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药物过滤结构(22)位于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的上方,药物过滤结构(22)倾斜设置于药物分离筒(21)的内部,药物过滤结构(22)包括有药物过滤网(221)和实心盘(222),药物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药物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药物分离组件(20)和注射器主体(10),注射器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药物分离组件(20),药物分离组件(20)包括有药物分离筒(21)、药物过滤结构(22)和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药物分离筒(21)的外侧与注射器主体(10)的内壁连接,药物分离筒(21)的内部开设通孔,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药物过滤结构(22)和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药物过滤结构(22)位于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的上方,药物过滤结构(22)倾斜设置于药物分离筒(21)的内部,药物过滤结构(22)包括有药物过滤网(221)和实心盘(222),药物过滤网(2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实心盘(222),注射器主体(10)的通液方向与药物过滤结构(22)的倾斜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药物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倾斜设置于药物分离筒(21)的内部,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的一端与实心盘(222)之间距离小于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的另一端与药物过滤网(221)之间的距离,药液气泡分离结构(23)为微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药物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通孔为锥形孔,通孔上端的直径大于通孔下端的直径,药物分离筒(21)由弹性材料制成。
4.一体式内窥镜双腔注射器,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药物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注射器主体(10)的一端滑动设置有针头位置调节杆(30),注射器主体(10)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检测筒(50),检测筒(5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外软管(60),针头位置调节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软管(70),内软管(70)的一端依次穿出注射器主体(10)和检测筒(50)并延伸至外软管(60)的内部,内软管(70)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穿刺针头(71),注射器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明,王子阳,李云龙,倪轲娜,卢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