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酸催化剂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7231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酸催化剂的应用,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将3‑溴吡唑、2‑溴‑1,10‑菲咯啉、CuI、L‑脯氨酸、K<subgt;2</subgt;CO<subgt;3</subgt;和DMSO混合,控温140~170℃反应,处理后得到化合物1;接着将化合物1、3‑溴吡唑、乙烯三氟硼酸钾、Cs<subgt;2</subgt;CO<subgt;3</subgt;、Pd(PPh<subgt;3</subgt;)<subgt;4</subgt;、1,4‑二氧六环和水混合,控温90~120℃反应,处理后得到化合物2;然后将化合物2和DMF混合,接着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控温90~120℃反应,处理后得到多孔聚有机配体3;最后将多孔有机配体3、Cu(OAc)<subgt;2</subgt;‑H<subgt;2</subgt;O和DMF混合,控温70~80℃反应,处理后得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该负载铜催化剂PPy‑Cu成功用于酸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衍生物中,并可多次循环套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该催化剂在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衍生物中的应用,属于有机化学中负载催化剂。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来,在非均相催化领域,除了使用经典的传统材料作为载体如:氧化铝、壳聚糖等,一些新型材料作为载体也常常被用作多相催化的载体。其中多孔聚合物材料因其具有稳定的骨架结构和多孔性能,且较强的可修饰性,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非均相催化剂载体。这类聚合物材料拥有较大的表面积使得其在催化、气体分离与存储、能源存储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物,与非那西丁类似,副作用较小,是临床上较为安全的解热镇痛药物。本项目拟将羧酸类衍生物与扑热息痛的酯型前药进行化学水解,使其在体内被水解后,释放出两个化合物,从而实现消炎和解热镇痛的双效药效。

3、因此,本专利技术合成一种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不需要其他共聚单体的情况下,将乙烯基功能化的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聚合合成。同时将该催化剂运用于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衍生物的反应中,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溴吡唑、CuI、L-脯氨酸与K2CO3摩尔比为1:0.2~0.6:0.4~0.8: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溴吡唑与2-溴-1,10-菲咯啉摩尔比为1: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溴吡唑、乙烯三氟硼酸钾、Cs2CO3与P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溴吡唑、cui、l-脯氨酸与k2co3摩尔比为1:0.2~0.6:0.4~0.8: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溴吡唑与2-溴-1,10-菲咯啉摩尔比为1: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溴吡唑、乙烯三氟硼酸钾、cs2co3与pd(pph3)4摩尔比为1:1.5~1.8:2.0~3.0:0.05~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剂ppy-cu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有机配体ppy与cu(oac)2-h2o质量比为4~6:1。

6.一种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孔聚有机配体负载铜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仁川王天宇马熙媛洪欣玥李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