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230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包括水夹层上筒体、水夹层下筒体和将其组焊于一体的安装法兰,所述水夹层上筒体与水夹层下筒体的筒壁分别环设包括内环水腔和外环水腔的双水腔夹层,其双水腔夹层分别设有两组均对称分布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并且进水口与出水口交错设置,所述进水口开设于内环水腔,出水口开设于外环水腔,水流从内环水腔流向外环水腔;还包括两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分别呈对称分布并且进水管与出水管交错设置,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包括管口、三通结构、支路一和支路二,管口经三通结构分别通向支路一和支路二,支路一和支路二分别通向水夹层上筒体和水夹层下筒体的双水腔夹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具体涉及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气化炉的运行原理为:通过喷嘴将水煤浆或干煤粉与氧气加压混合后喷入气化炉内进行反应,生成co+h2的合成粗煤气。炉膛使用温度约1300℃,气化炉反应室的热渣通过下渣口引导排入到激冷室内,现有的下渣口下端设有下渣口保护盘管,因其直接与反应热渣接触,渣口圈盘管极易受到煤渣冲刷烧蚀影响,往往使用150-200天就会出现泄露状况。尽管下渣口保护盘管在表面设计时还设置了锚固钉,且使用耐高温的陶瓷浇注料进一步保护,但运行下来还是不尽如人意,造成频繁更换、浪费大量时间及物力财力的问题。具体缺陷如下:

2、(一)下渣口保护盘管采用螺旋盘管的结构,由于螺旋盘管需要经过弯制、打磨、对焊、校正、组焊等多道工序,盘管加工时间相对较长,并且螺旋盘管中存在多处对接焊缝,一旦出现焊缝处的泄露,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所以出现焊缝泄露后必须及时更换下渣口装置。

3、(二)现有的螺旋盘管采用圆形钢管,实际在炉内与高温炉渣的触面只有钢管半圆弧形的弧顶部分,半圆弧顶两侧未能完全接触,导致下渣口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夹层上筒体、水夹层下筒体和将其组焊于一体的安装法兰,所述水夹层上筒体与水夹层下筒体的筒壁分别环设包括内环水腔和外环水腔的双水腔夹层,其双水腔夹层分别设有两组均对称分布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并且进水口与出水口交错设置,所述进水口开设于内环水腔,出水口开设于外环水腔,水流从内环水腔流向外环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水腔夹层通过隔板等分成内环水腔和外环水腔,隔板一端与双水腔夹层密封焊接,另一端与双水腔夹层开设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夹层上筒体、水夹层下筒体和将其组焊于一体的安装法兰,所述水夹层上筒体与水夹层下筒体的筒壁分别环设包括内环水腔和外环水腔的双水腔夹层,其双水腔夹层分别设有两组均对称分布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并且进水口与出水口交错设置,所述进水口开设于内环水腔,出水口开设于外环水腔,水流从内环水腔流向外环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水腔夹层通过隔板等分成内环水腔和外环水腔,隔板一端与双水腔夹层密封焊接,另一端与双水腔夹层开设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水腔夹层内分层均布若干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与隔板互相竖直并且通过调节螺母固定于隔板上,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节使得限位螺杆外露于隔板的两端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渣口夹套式冷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伟崔史伟相博任永谢磊严新超海煜飞陈嘉兴刘会王鹏伟惠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鑫立喷嘴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