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及涡轮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106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及涡轮转子,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安装于相邻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缘板之间的组合阻尼槽内,包括:本体,本体容置于阻尼槽内,与阻尼槽的顶端枢接,本体的第一叶片侧和第二叶片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内设有活动卡接的摩擦凸台,摩擦凸台被配置为在离心力作用下伸出第一放置槽;本体上设有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在离心力作用下朝向第一叶片侧或第二叶片侧偏移,并进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同转速下匹配不同参数的本体进行摩擦耗能,在不改变现有叶片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本体对多工况覆盖,提高叶片全飞行循环下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及涡轮转子


技术介绍

1、对于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结构更加细长,在高温高转速工况下面临的高周疲劳问题会愈发严重,因此叶片减振非常重要。

2、为了防止叶片大面积疲劳失效,现有方案会在叶片缘板下方放置阻尼器来控制结构共振相应,现有的阻尼器只能在特定工况下达到最优化减振效果,无法根据转速自动匹配减振特性,由此不同转速下工况的自适应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解决现有阻尼器不同转速下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转子。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安装于相邻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缘板之间的组合阻尼槽内,包括本体。该本体容置于所述阻尼槽内,与所述阻尼槽的顶端枢接,所述本体的第一叶片侧和第二叶片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设有活动卡接的摩擦凸台,所述摩擦凸台被配置为在离心力作用下伸出所述第一放置槽。所述本体上设有活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安装于相邻第一叶片(10)和第二叶片(20)的缘板之间的组合阻尼槽(21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330)包括弹性件(3310)和与所述弹性件(3310)相连接的质量块(3320),所述弹性件(3310)一端与所述本体(30)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质量块(3320)相连接,所述弹性件(3310)的弹性收缩方向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安装于相邻第一叶片(10)和第二叶片(20)的缘板之间的组合阻尼槽(21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330)包括弹性件(3310)和与所述弹性件(3310)相连接的质量块(3320),所述弹性件(3310)一端与所述本体(30)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质量块(3320)相连接,所述弹性件(3310)的弹性收缩方向与所述第二放置槽(39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0)在所述第一径向侧面(360)和所述第二径向侧面(370)上设有支撑凸台(39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缘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潘晴郭越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