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热敷理疗,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患者手臂出现痛疼、肿胀时,为了能够使血液更好的循环,一般使用中医药对其热敷的治疗方法,热敷一般是利用毛巾在熬制的中,药热中进行加热,然后去除部分药液,随后将毛巾敷在人体手臂进行热敷;但是在对热敷过程中,不便自动灵活对不同位置进行热敷,同时因医生以及患者忘记热敷时间,没有及时更换热敷位置,会容易因为长时间药物的刺激而导致皮肤出现起泡,溃烂的现象;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具有自动对患者手臂不同位置进行位置调节,更好的避免因医生或患者忘记热敷时间,没有及时更换热敷位置,而出现长时间药物的刺激而导致皮肤出现起泡,溃烂的现象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包括加热箱和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一侧的注液口,所述加热箱内部安装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包括加热箱(1)和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一侧的注液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内部安装有调节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两侧开设有伸入口,且伸入口径与所述环形盘(318)中心轴相对应,且伸入口处设置有环形气囊(317),所述环形气囊(317)和所述加热箱(1)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气囊(317)表面设置有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加热箱(1)内部的供液组件(4),所述供液组件(4)包括锥齿轮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包括加热箱(1)和设置在所述加热箱(1)一侧的注液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内部安装有调节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两侧开设有伸入口,且伸入口径与所述环形盘(318)中心轴相对应,且伸入口处设置有环形气囊(317),所述环形气囊(317)和所述加热箱(1)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气囊(317)表面设置有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药用自动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加热箱(1)内部的供液组件(4),所述供液组件(4)包括锥齿轮a(41)、锥齿轮b(42)、直齿轮b(43)、直齿轮c(44)、杆体a(45)、转柱a(46)、杆体b(47)、转柱b(48)、限位架(49)、进液箱(411)、推液板(412)、拉杆(413)进液口(414)、伸缩管(416)和连接块(417),所述驱动电机(38)的输出端还固定有所述锥齿轮a(41),所述加热箱(1)内侧壁靠近所述锥齿轮a(41)一侧通过轴承a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a一端固定有所述锥齿轮b(42),所述锥齿轮b(42)和所述锥齿轮a(41)啮合连接,转动杆表面还固定有所述直齿轮b(43),所述直齿轮b(43)表面啮合连接有所述直齿轮c(44),所述直齿轮c(44)中心轴固定有转动杆b,且转动杆b通过轴承b和所述加热箱(1)转动连接,且转动杆b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杆体a(45),所述杆体a(45)表面远离转动杆b一端固定有所述转柱a(46),所述转柱a(46)通过轴承c转动连接有所述杆体b(47),所述杆体b(47)表面远离所述转柱a(46)一侧固定有所述转柱b(48),所述转柱b(48)外表面设置有所述限位架(49),所述限位架(49)下表面固定有所述拉杆(413),所述加热箱(1)内侧壁底部靠近所述拉杆(413)一侧固定有所述进液箱(411),所述进液箱(411)内腔底部设置有所述推液板(412),所述拉杆(413)固定在所述推液板(412)的上表面,所述进液箱(411)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拉杆(413)相适配的滑孔槽,所述拉杆(413)和所述进液箱(411)通过此滑孔槽滑动连接,所述进液箱(411)表面靠近所述推液板(412)一侧开设有所述进液口(414),所述进液箱(411)表面远离所述进液口(414)一侧设置有所述伸缩管(416),所述支撑座(315)表面靠近所述热敷毛巾(316)一侧固定有所述连接块(417),所述伸缩管(416)远离所述进液箱(411)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块(417)内部,且所述伸缩管(416)的排液口与所述热敷毛巾(316)相对应,所述伸缩管(416)远离所述连接块(417)一端固定有u型管(415),所述u型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