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电驱动减速器,特别是一种齿轴机构及减速器。
技术介绍
1、常见的乘用车电驱动减速器通常采用横置的形式,由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组成,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以上3轴上的圆柱斜齿轮副输出至车轮,实现驱动,为了缩短整体的轴向空间,输出轴上的差速器壳体端通常朝向电机侧,输入轴齿轮布置于远离电机的一侧,由于采用圆柱斜齿轮传动,会存在由齿轮切向力产生的轴向分力,中间轴通常采用相同旋向以抵消部分轴向力,输入轴通过齿轮旋向设计,其轴向力朝向后轴承时,输出轴的轴向力会朝向前轴承,整箱的齿轮旋向由输入或输出端决定,输入轴的后轴承距离齿轮较近,相对前轴承,承受更高的径向力;当输入轴的齿轮的轴向分力朝向后轴承时,后轴承寿命会急剧下降,需要更大规格及型号的轴承,或需要对轴承进行特殊的强化处理,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当输入轴的齿轮的轴向分力朝向前轴承时,输入轴轴承寿命均可满足要求,但输出轴的轴向力会朝向后轴承,同时由于后轴承处壳体需要避让驱动轴,加强的空间受限,导致后轴承处的壳体变形加大,极限工况下超出变形要求,容易引起耐久及nvh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轴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输入轴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轴机构,其包括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输入轴总成;以及,紧固组件,设置在所述输入轴总成内部,对齿轴轴承的限位固定及轴向力传递。
5、作为本技术齿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输入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轴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一端的前轴承以及套设在所述输入轴靠近所述输入轴齿轮一端的后轴承,所述后轴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6、作为本技术齿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的内圈两侧的第一限位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轴承的外圈座孔两侧的第二限位部件。
7、作为本技术齿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远离所述输入轴齿轮一侧的内圈挡圈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挡肩。
8、作为本技术齿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肩与所述前轴承远离所述内圈挡圈的一侧抵接,所述输入轴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圈挡圈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内圈挡圈为一侧开口的圆环,所述圆环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开设有通孔。
9、作为本技术齿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靠近所述挡肩一侧的外圈挡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前轴承的外圈相配合的卡槽。
10、作为本技术齿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圈挡圈为一端开口的卡簧,所述卡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簧相配合的卡簧槽。
11、本技术的齿轴机构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前轴承内外圈双向限位固定方式组合固定齿轮轴的齿轮远侧轴承,实现远侧轴承承载由齿轮传递动力派生的指向近侧轴承的轴向力,降低近侧轴承的负载,实现齿轴轴承的限位固定及轴向力传递,解决了输出轴后轴承处的壳体变形问题,按此受力方向,壳体变形量下降了220%;输入轴后轴承的轴承损伤率由165%下降至64%;同时由于变形减小,带来的nvh收益效果达到50%。
12、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速器,其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升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器,其包括齿轴机构;中间轴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与所述输入轴齿轮相啮合的一级从动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一级从动齿轮一侧的主动齿轮;以及,输出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输出轴、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二级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二级从动齿轮一侧的差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两端的圆轴承。
14、作为本技术减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中间轴为一体式,所述中间轴的两端设置有球轴承,所述中间轴靠近所述一级从动齿轮一端的球轴承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15、作为本技术减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二级从动齿轮与输出轴通过铆钉连接为一体。
16、本技术的减速器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齿轴结构可以实现齿轴轴承的限位固定及轴向力传递,在能够实现降低转速、传递动力、增大力矩的功能的基础上,提升了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总成(10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01)内部的输入轴(102a)、设置在所述输入轴(102a)上的输入轴齿轮(102b)、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02a)一端的前轴承(102c)以及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02a)靠近所述输入轴齿轮(102b)一端的后轴承(102d),所述后轴承(102d)与所述壳体(101)之间设置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102c)的内圈两侧的第一限位部件(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轴承(102c)的外圈座孔两侧的第二限位部件(2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102c)远离所述输入轴(102a)齿轮一侧的内圈挡圈(201a)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102a)上的挡肩(201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肩(201b)与所述前轴承(102c)远离所述内圈挡圈(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202)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102c)靠近所述挡肩(201b)一侧的外圈挡圈(202a)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上与所述前轴承(102c)的外圈相配合的卡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挡圈(202a)为一端开口的卡簧,所述卡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101)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簧相配合的卡簧槽。
8.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齿轴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03)与所述中间轴(301)为一体式,所述中间轴(301)的两端设置有球轴承(304),所述中间轴(301)靠近所述一级从动齿轮(302)一端的球轴承(304)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母进行轴向固定。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轴承(404)与所述壳体(101)连接,所述二级从动齿轮(402)与输出轴(401)通过铆钉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总成(10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01)内部的输入轴(102a)、设置在所述输入轴(102a)上的输入轴齿轮(102b)、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02a)一端的前轴承(102c)以及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02a)靠近所述输入轴齿轮(102b)一端的后轴承(102d),所述后轴承(102d)与所述壳体(101)之间设置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102c)的内圈两侧的第一限位部件(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轴承(102c)的外圈座孔两侧的第二限位部件(2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轴承(102c)远离所述输入轴(102a)齿轮一侧的内圈挡圈(201a)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102a)上的挡肩(201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肩(201b)与所述前轴承(102c)远离所述内圈挡圈(201a)的一侧抵接,所述输入轴(102a)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圈挡圈(20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魏森,罗杰俊,焦鹏飞,周光福,袁明佳,麦承贤,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