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72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入式器械,该植入式器械包括基体及至少部分覆盖基体的含锌层,含锌层中包含锌化合物,含锌层中的锌元素的质量与植入式器械的表面积的比值为0.1~200μg/mm2,含锌层的平均孔隙率小于或者等于30%。通过将含锌层中锌元素的质量与植入式器械的表面积之比和含锌层的平均孔隙率相匹配,从而将锌的释放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控制含锌物质的生成速率,使得当该植入式器械植入体内时,含锌物质在组织中积累的浓度高于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浓度,同时始终低于导致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或其它正常组织细胞死亡的毒性浓度。因此,上述植入式器械能有效抑制器械周围组织的增生,并且防止器械周围组织的溃烂或坏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入式器械


技术介绍

1、植入式器械用于植入患者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修复。例如血管支架,植入病变部位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在植入病患体内,受治疗的血管在局部损伤后,倾向于快速“愈合”。而在“愈合”过程中,植入式器械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极易造成局部血管腔的再狭窄。再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支架介入术后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害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需要抑制植入式器械周围组织中的平滑肌细胞增生。

2、有研究表明含锌的植入式器械在植入体内的腐蚀过程中,释放的锌离子等含锌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具有抑制器械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从而推断其可能降低植入部位的管腔狭窄率;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植入体内的含锌器械释放出过量的锌离子会杀死平滑肌细胞、甚至杀死内皮细胞和其它正常组织细胞,最终导致植入部位的组织溃烂或者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入式器械,当其植入体内,既可以有效地抑制植入式器械周围的平滑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式器械,包括基体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基体的含锌层,所述含锌层中包含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中的锌元素的质量与所述基体的表面积的比值为0.1~200μg/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中的锌元素的质量与所述基体的表面积的比值为1~150μg/mm2,所述含锌层的平均孔隙率小于或者等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中的锌元素的含量为1.4wt.%~80wt.%;所述含锌层的孔隙率为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的厚度为1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式器械,包括基体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基体的含锌层,所述含锌层中包含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中的锌元素的质量与所述基体的表面积的比值为0.1~200μg/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中的锌元素的质量与所述基体的表面积的比值为1~150μg/mm2,所述含锌层的平均孔隙率小于或者等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中的锌元素的含量为1.4wt.%~80wt.%;所述含锌层的孔隙率为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的厚度为1μm~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化合物选自葡萄糖酸锌、酒石酸锌、乳酸锌、碳酸锌、氢氧化锌、硫酸锌、氯化锌、磷酸锌、硝酸锌、甘草锌、柠檬酸锌、氨基酸锌、醋酸锌、锌酸钠、硫化锌及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的层数为一层或者多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层中还包含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器械还包括阻挡层,所述阻挡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含锌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器械还包括阻挡层,所述阻挡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含锌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中含有聚合物。

11.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健胡军孙宏涛秦莉张德元
申请(专利权)人: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