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微生物菌剂用于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72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公开了ARC微生物菌剂用于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用途,所述ARC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菌组合物,具有控毒固氮耦合效应,具有调控提高豆科作物根际根瘤菌丰度、增加豆科作物结瘤数量的作用,含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DNA序列。还公开了ARC微生物菌剂与土壤调理剂复配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方法、上述方法配制得到的ARC+土壤调理剂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上述ARC+土壤调理剂能同时发挥ARC微生物菌剂和土壤调理剂的作用,且应用简便、成本低、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也属于作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arc微生物菌剂用于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用途。


技术介绍

1、

2、大豆花生产业发展面临两大共性难题:一是花生、大豆易受剧毒、强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降低质量、损失产量,还威胁生命健康。以黄曲霉毒素b1为例,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被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i类致癌物,引发全球人类肝癌占比高达28.2%,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是花生等产业主要风险因子。现有花生、大豆黄曲霉毒素阻控方法主要是在收储、运输、加工环节,靠调温调湿,能耗高、防控难,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3、二是大豆和花生等豆科作物,虽有与土壤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习性,但自然状态下根瘤数量少,固氮时间短(通常认为播种后作物生长第一月不会结瘤固氮,鼓荚或饱果期时不再有新生根瘤,且已有根瘤开始逐渐衰败)、效率低。根瘤菌生物固氮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形成了经典公认的aon理论体系——植物自调控结瘤数量和生长量,并维持总能量守恒,如果要过多的结瘤,那么必然以牺牲植物生长量为代价,现有做法主要是通过筛选和施用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ARC微生物菌剂用于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用途,所述ARC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菌组合物,具有控毒固氮耦合效应,具有调控提高豆科作物根际根瘤菌丰度、增加豆科作物结瘤数量的作用,含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DNA序列。

2.ARC微生物菌剂与土壤调理剂复配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每亩地土壤调理剂常规用量和ARC微生物菌剂不低于800亿活菌数的用量,将土壤调理剂和ARC微生物菌剂进行配比,再通过常规物理掺混,将ARC微生物菌剂和土壤调理剂混匀,或通过物理方法,将ARC微生物菌剂吸附固定到土壤调理剂颗粒上,配置成ARC+土壤调理剂。

3...

【技术特征摘要】

1.arc微生物菌剂用于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用途,所述arc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菌组合物,具有控毒固氮耦合效应,具有调控提高豆科作物根际根瘤菌丰度、增加豆科作物结瘤数量的作用,含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dna序列。

2.arc微生物菌剂与土壤调理剂复配生产arc+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每亩地土壤调理剂常规用量和arc微生物菌剂不低于800亿活菌数的用量,将土壤调理剂和arc微生物菌剂进行配比,再通过常规物理掺混,将arc微生物菌剂和土壤调理剂混匀,或通过物理方法,将arc微生物菌剂吸附固定到土壤调理剂颗粒上,配置成arc+土壤调理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方法为采用喷枪将液体状态的arc微生物菌剂或者干粉状态的arc微生物菌剂喷射吸附到土壤调理剂颗粒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配制得到的arc+土壤调理剂。

5.权利要求4所述的arc+土壤调理剂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rc微生物菌剂中,seq idno.1-4所示的dna序列基因在不同菌株中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在变异程度较小,不超过10%的碱基变异,并具有相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武张奇唐晓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