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162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3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包括壳体、透光玻璃、感测器、镜头结构及密封件。壳体具有的第一透气部连通于壳体的内部与外部;透光玻璃具有内表面,透光玻璃以内表面朝向壳体的内部结合于壳体;感测器面向透光玻璃设置于壳体;镜头结构容置于壳体内,镜头结构包括可动环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于可动环以带动可动环沿着镜头结构的光轴移动;密封件设置于壳体与镜头结构之间以提供密封连接,镜头结构、壳体、透光玻璃的内表面与密封件之间形成腔室;其中,当感测器侦测结露条件时,驱动机构带动可动环沿光轴移动,使可动环与密封件间隔空隙,空隙对应于第一透气部,以经由空隙与第一透气部形成进出腔室与壳体的外部的气流进出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学装置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元。光学装置可例如是摄影装置、监视装置、网路摄影机、车用摄影机或投影装置等。如果光学装置身处的环境中,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容易在温度较低的表面凝结,而于镜头附近产生结露现象。若露珠生成在出光的路径上,不但会影响影像的成像品质,且生成在装置内部的露珠更是难以消除。

2、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能够借由调整气流进出路径的方式使水气与外界平衡,以达到防止结露的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包括:壳体,具有第一透气部,该第一透气部能够连通于该壳体的内部与外部;透光玻璃,具有内表面,该透光玻璃以该内表面朝向该壳体的该内部结合于该壳体;感测器,面向该透光玻璃设置于该壳体;镜头结构,容置于该壳体内,该镜头结构包括可动环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于该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感测器尚未侦测该结露条件时,该可动环抵接于该密封件,并遮蔽该气流进出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测器为温度感测器,用以侦测该透光玻璃的该内表面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动环为对焦环或变焦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透气部与该空隙相对应时,该第一透气部对齐于该空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感测器尚未侦测该结露条件时,该可动环抵接于该密封件,并遮蔽该气流进出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测器为温度感测器,用以侦测该透光玻璃的该内表面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动环为对焦环或变焦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透气部与该空隙相对应时,该第一透气部对齐于该空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气部与该空隙分别为该壳体与该镜头结构上的开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结露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透气部未与该空隙相对应时,该密封件及/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彦沈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