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栽培设备,具体为一种马铃薯繁育的组培苗栽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移栽至温室生产基质中,由于马铃薯不同品种单株结薯数量不同,为了获得较高的原原种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对组培苗栽种的株距和密度有严格的要求;
2、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1607351u,公开了马铃薯组培苗栽种定位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 “一种马铃薯组培苗栽种定位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精准确定株距和栽培密度、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马铃薯组培苗栽种定位装置。该主框设计为u形槽形状,其上表面刻有长度尺寸刻度线,两个该主框按所述u形槽口相对方向对称设置,定位条两端滑动地配装在两个该主框的u形槽内”等技术方案 ,具有“能根据密度准确的确定组培苗的数量”等技术效果 ;
3、但是,上述方案中的主框里设有多个定位条,每个定位条都需要独立进行调节,再通过紧定螺钉进行固定,导致调节过程较为繁琐;并且,由于主框的体积较大,不便对主框携带和在栽培过程中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繁育的组培苗栽种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通过合页(3)相连接,所述第一架体(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条(4),所述第二架体(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导向条(5),所述固定条(4)和导向条(5)之间设有若干个定位条(6),且定位条(6)位于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部滑动安装,所述定位条(6)的两端枢接有长杆(7),且每个相邻的长杆(7)之间进行枢接,所述固定条(4)的两端和导向条(5)的两端分别枢接有第一短杆(8)和第二短杆(9),且第一短杆(8)的另一端和第二短杆(9)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繁育的组培苗栽种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通过合页(3)相连接,所述第一架体(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条(4),所述第二架体(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导向条(5),所述固定条(4)和导向条(5)之间设有若干个定位条(6),且定位条(6)位于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部滑动安装,所述定位条(6)的两端枢接有长杆(7),且每个相邻的长杆(7)之间进行枢接,所述固定条(4)的两端和导向条(5)的两端分别枢接有第一短杆(8)和第二短杆(9),且第一短杆(8)的另一端和第二短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最两边的长杆(7)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繁育的组培苗栽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端部底部均固定有轴架(12),所述轴架(12)的两端内壁均转动安装有支腿(13),所述支腿(13)的内部下端滑动安装有支脚(14),所述支脚(14)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15),所述轴架(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孔(16)和第二插孔(17),所述支腿(13)的内部上端滑动安装有拉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贤,胡毕帅,储丽章,张晓东,李国雄,蔡朴勇,魏明,郭华春,胡荣海,苏成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