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空调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51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空调内机及空调器,风道结构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风机和第一吸音组件;壳体组件包括风道部件,第一吸音组件包括开设在风道部件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风道部件背离风机一面上的消音件,所述消音件具有朝向所述风道部件的腔体,所述腔体覆盖在风道部件的至少部分通孔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孔和腔体的配合实现降噪,通孔开设在风道部件上,对空调内机的底壳不会产生影响。重要的是,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风机运行过程中与空气流体之间产生的噪音通过通孔进入腔体中,由于腔体的共振作用,噪音的势能转换为热能和其它能量在腔体中得到缓冲分解,实现降噪,这种方式可以针对各个频率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设备,涉及一种风道结构、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风道结构应用于多种设备中,比如,其可以应用在空调器或者空调扇中,以实现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2、当其应用在空调器中时,其设置于空调器的内机内,内机安装于室内。内机作为空调器直接与用户交互的部分,其各方面性能直接对用户产生影响。而近年来,内机的噪音问题一直是各大厂家不断改进和优化的方向之一,大风量和高换热更是对噪音舒适性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3、空调内机的噪音主要有振动噪音、电机噪音、传递音以及气动噪声,其中气动噪声的影响最大。气动噪声是由内机贯流叶轮运行过程中与空气流体产生的噪音,风量越大、转速越高,气动噪声也就越大,因此需要针对空调内机气动噪声做出有效的降噪。

4、相关技术将空调内机底壳内底部挖空,设置多个可拆卸式的消音腔,且在消音腔内填充消音填充物,实现对流经底壳的气流进行降噪。然而,底壳挖空和可拆卸式消音腔会造成内机风道密封不严,形成漏风和压力泄漏,影响风量和换热能力;并且,传统的消音填充物一般为多孔材料,而多孔材料主要针对1000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风机和第一吸音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风道部件,所述第一吸音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风道部件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风道部件背离所述风机一面上的消音件,所述消音件具有朝向所述风道部件的腔体,所述腔体覆盖在所述风道部件的至少部分通孔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半径r满足:0.4mm≤r≤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所述风道部件上的穿孔率φ满足:1%≤φ≤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风机和第一吸音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风道部件,所述第一吸音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风道部件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风道部件背离所述风机一面上的消音件,所述消音件具有朝向所述风道部件的腔体,所述腔体覆盖在所述风道部件的至少部分通孔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半径r满足:0.4mm≤r≤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所述风道部件上的穿孔率φ满足:1%≤φ≤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为板状结构,其厚度t满足:1mm≤t≤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深度d满足:3mm≤d≤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高智强程诗杨春生吴昊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