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草种植,具体为一种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1、生态修复是指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在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时,需要使用到水草种植装置,辅助将水草种植在水中,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
2、目前的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例如公开号:cn215836359u提出的一种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通过两个转杆和线卷轴的配合调整升降索的长度,从而调整水草入水的种植深度,便于水草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能满足充足的光照条件,并通过定位索与河床的表面进行固定,避免框架本体被流动性水体冲走。
3、现有的生态修复用水草种植装置,虽然便于将装置固定在水中,避免框架本体被流动性水体冲走,但在使用中发现,现有的水草种植装置为平面种植,而河道面积有限,无法在有限的河道面积内种植密度较高的水草,使得生态修复的效率较低,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用便于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包括底层种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种植架(1)的底端四角等距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杆(2),所述底层种植架(1)的顶部设置有叠放种植架(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杆(2)的底端为圆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对应安装槽(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头(7),所述安装头(7)两侧对称开设有卡块槽(8),所述安装槽(5)对应卡块槽(8)的内壁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块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包括底层种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种植架(1)的底端四角等距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杆(2),所述底层种植架(1)的顶部设置有叠放种植架(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杆(2)的底端为圆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便于固定的水草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对应安装槽(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头(7),所述安装头(7)两侧对称开设有卡块槽(8),所述安装槽(5)对应卡块槽(8)的内壁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块槽(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恭勇,张晓强,杨玉奎,周铭,李彦军,张健,余梓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