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经海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手柄的磁控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419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2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变手柄的磁控茶杯,包括杯体、杯盖、手柄、内杯和过滤组件,杯盖活动盖接于内杯开口处,手柄设置于杯体外侧,内杯活动架设于杯体口部内,过滤组件设置于内杯的底部靠近手柄处,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磁吸球,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可拆卸连接,磁吸球活动设置于第二滤网内,磁吸球封堵第二滤网的漏水孔,手柄包括握持部和转动部,转动部转动设置于握持部末端,转动部末端设有与磁吸球配合的磁吸体。本技术在手柄设置磁吸体,内杯内设置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内设有磁吸球,磁吸球受到磁吸体吸引时产生运动从而偏离漏水孔,通过转动转动部控制磁吸体与磁吸球的距离,进而达到控制漏水孔的通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手柄的磁控茶杯


技术介绍

1、饮茶是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泡茶的茶具多种多样,传统的应用最广泛的茶具应该是盖碗,盖碗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然而使用盖碗泡茶存在容易烫手,茶渣过滤不干净的缺点,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茶具,在茶壶内杯内设置茶水排放控制机构及过滤结构,泡茶时只需按压控制按钮,茶叶茶汤自动过滤分离,改善了传统盖碗泡茶烫手,茶汤过滤不干净的缺点,但是结构较为复杂,因为在茶壶内杯内设置有茶水排放控制机构,泡茶时无法做到像盖碗泡茶那样可以刮除茶叶沫等漂浮物,同时存在清洗不方便的缺点。

2、目前的茶杯主要由陶瓷、玻璃和不锈钢等制成,市场上的茶杯的手柄都是固定在茶杯外壁上,手柄均为固定式不可调整,在日常使用出现不同状况时,或茶杯的手柄需要角度调节和长度调节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茶杯的功能性差,亟待改进。

3、如中国专利cn215899355u公开的一种旋转出水茶壶,包括壶体、内杯及杯盖,壶体上端开口,内杯放置在壶体内,所述内杯底部靠近杯壁边缘处设有阀管,阀管处设置滤网,阀管上设有漏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手柄的磁控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杯盖(2)、手柄(3)、内杯(4)和过滤组件(5),所述杯盖(2)活动盖接于所述内杯(4)开口处,所述内杯(4)活动架设于所述杯体(1)口部内,所述内杯(4)的底部具有通孔(41),所述过滤组件(5)设置于所述内杯(4)的底部靠近所述手柄(3)处,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第一滤网(51)、第二滤网(52)和磁吸球(53),所述第一滤网(51)和所述第二滤网(52)上下连通于所述通孔(41),所述磁吸球(53)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滤网(52)内,所述第二滤网(52)具有漏水孔(521),所述磁吸球(53)封堵于所述漏水孔(521)上方,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手柄的磁控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杯盖(2)、手柄(3)、内杯(4)和过滤组件(5),所述杯盖(2)活动盖接于所述内杯(4)开口处,所述内杯(4)活动架设于所述杯体(1)口部内,所述内杯(4)的底部具有通孔(41),所述过滤组件(5)设置于所述内杯(4)的底部靠近所述手柄(3)处,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第一滤网(51)、第二滤网(52)和磁吸球(53),所述第一滤网(51)和所述第二滤网(52)上下连通于所述通孔(41),所述磁吸球(53)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滤网(52)内,所述第二滤网(52)具有漏水孔(521),所述磁吸球(53)封堵于所述漏水孔(521)上方,所述手柄(3)包括握持部(31)和转动部(32),所述转动部(32)转动设置于所述握持部(31)末端,所述转动部(32)末端设有与所述磁吸球(53)配合的磁吸体(33);转动所述转动部(32)使所述磁吸体(33)靠近所述磁吸球(53),所述磁吸球(53)受所述磁吸体(33)吸引偏离所述漏水孔(521),所述内杯(4)的茶水流入所述杯体(1)内,复位所述转动部(32)使所述磁吸体(33)远离所述磁吸球(53),所述磁吸球(53)在重力作用下复位封堵所述漏水孔(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手柄的磁控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51)设置于所述通孔(41)上方,所述第二滤网(52)设置于所述通孔(41)下方,所述第一滤网(5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经海
申请(专利权)人:杨经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