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cae仿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多连杆后悬架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多连杆后悬架结构中,常见结构如图1所示,四轮定位参数的仿真主要依靠adams软件:建立框架模型,设置衬套、轮胎、弹簧等设计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四轮定位参数设计值。此种方法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2、建立的框架模型中各零件是刚性的,与零件实际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别,直接导致设计基准值精度低,需要在工程设计阶段通过反复的实物验证得出四轮定位参数统计值来修正四轮定位参数设计值,若统计值超出设计值较多可能导致车辆轮胎偏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后悬架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将各零部件柔性化以替代刚性体,可提高多连杆后悬架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不需要在工程设计阶段通过反复的实物验证得出四轮定位参数统计值来修正四轮定位参数设计值,防止出现统计值超出设计值较多可能导致的车辆轮胎偏磨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在adams中搭建后悬架系统框架模型;
5、s2、生成后副车架的.mnf属性文件:
6、s21、在hypermesh中optistruct模块对后副车架进行网格划分,输出.fem属性文件;
7、s22、在motion
8、s23、在motionview中导入上步骤中生成的.h3d属性文件,输出.mnf属性文件;
9、s3、生成左/右后下控制臂的.mnf属性文件:
10、s31、在hypermesh中optistruct模块对后下控制臂进行网格划分,输出.fem属性文件;
11、s32、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3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输出.h3d属性文件;
12、s33、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32中生成的.h3d属性文件,输出.mnf属性文件;
13、s4、生成左/右后上控制臂的.mnf属性文件:
14、s41、在hypermesh中optistruct模块对后上控制臂进行网格划分,输出.fem属性文件;
15、s42、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4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输出.h3d属性文件;
16、s43、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42中生成的.h3d属性文件,输出.mnf属性文件;
17、s5、生成左/右前束控制臂的.mnf属性文件:
18、s51、在hypermesh中optistruct模块对前束控制臂进行网格划分,输出.fem属性文件;
19、s52、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5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输出.h3d属性文件;
20、s53、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52中生成的.h3d属性文件,输出.mnf属性文件;
21、s6、生成左/右下纵臂的.mnf属性文件:
22、s61、在hypermesh中optistruct模块对下纵臂进行网格划分,输出.fem属性文件;
23、s62、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6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输出.h3d属性文件;
24、s63、在motionview中导入步骤s62中生成的.h3d属性文件,输出.mnf属性文件;
25、s7、将所述步骤s2至步骤s5中生成的所有.mnf属性文件导入adams中搭建好的后悬架系统模型,替换各零部件刚性体;
26、s8、利用adams对后悬架四轮定位参数进行仿真、结果后处理和评价。
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以及步骤s6为并列关系,不分先后顺序。
2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1中,对后副车架网格划分完毕后,设置材料及属性,分别在后副车架左前安装点、后副车架右前安装点、后副车架左后安装点、后副车架右后安装点、左后下控制臂安装点、右后下控制臂安装点、左后上控制臂安装点、右后上控制臂安装点、左前束控制臂安装点、右前束控制臂安装点、左稳定杆安装点、右稳定杆安装点建立rbe2单元与后副车架相连,并将所有节点重新编号。
2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在motionview中flexbpdyprep模块导入步骤s2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将步骤s21中记录的各节点编号填入specify interface node list中。
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3中,检查输出的各阶模态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数据异常,返回步骤s21检查设置的材料、属性是否正确,直至各项检查均正常。
31、具体地,所述步骤s21中,后副车架的各节点分别为:将后副车架左前安装点记为node1、后副车架右前安装点记为node2、后副车架左后安装点记为node3、后副车架右后安装点记为node4、左后下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5、右后下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6、左后上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7、右后上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8、左前束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9、右前束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10、左稳定杆安装点记为node11、右稳定杆安装点记为node12;
32、所述步骤s31中,左/右后下控制臂的各节点分别为:后副车架安装点记为node13、左后稳定杆连接杆安装点记为node14、左后螺旋弹簧安装点记为node15、左后滑柱安装点记为node16、左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17、后副车架安装点记为node18、右后稳定杆连接杆安装点记为node19、右后螺旋弹簧安装点记为node20、右后滑柱安装点记为node21、右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22。
33、所述步骤s41中,左/右后上控制臂的各节点分别为:后副车架安装点记为node23、左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24、后副车架安装点记为node25、右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26。
34、所述步骤s51中,左/右前束控制臂的各节点分别为:后副车架安装点记为node27、左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28、后副车架安装点记为node29、右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30。
35、所述步骤s61中,左/右下纵臂的各节点分别为:车身安装点记为node31、左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32、车身安装点记为node33、右后转向节安装点记为node34。
36、具体地,所述步骤s22中,在motionview中flexbpdyprep模块导入步骤s2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将步骤s21中记录的各节点node1、node2、node3、nide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以及步骤S6为并列关系,不分先后顺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对后副车架网格划分完毕后,设置材料及属性,分别在后副车架左前安装点、后副车架右前安装点、后副车架左后安装点、后副车架右后安装点、左后下控制臂安装点、右后下控制臂安装点、左后上控制臂安装点、右后上控制臂安装点、左前束控制臂安装点、右前束控制臂安装点、左稳定杆安装点、右稳定杆安装点建立RBE2单元与后副车架相连,并将所有节点重新编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在MotionView中FlexBpdyPrep模块导入步骤S2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将步骤S21中记录的各节点编号填入Specify Interface Node List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后副车架的各节点分别为:将后副车架左前安装点记为node1、后副车架右前安装点记为node2、后副车架左后安装点记为node3、后副车架右后安装点记为node4、左后下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5、右后下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6、左后上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7、右后上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8、左前束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9、右前束控制臂安装点记为node10、左稳定杆安装点记为node11、右稳定杆安装点记为node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在MotionView中FlexBpdyPrep模块导入步骤S2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将步骤S21中记录的各节点node1、node2、node3、nide4、node5、node6、node7、node8、node9、node10、node11、node12填入Specify Interface Node List中;
8.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以及步骤s6为并列关系,不分先后顺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对后副车架网格划分完毕后,设置材料及属性,分别在后副车架左前安装点、后副车架右前安装点、后副车架左后安装点、后副车架右后安装点、左后下控制臂安装点、右后下控制臂安装点、左后上控制臂安装点、右后上控制臂安装点、左前束控制臂安装点、右前束控制臂安装点、左稳定杆安装点、右稳定杆安装点建立rbe2单元与后副车架相连,并将所有节点重新编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在motionview中flexbpdyprep模块导入步骤s21中生成的.fem属性文件,将步骤s21中记录的各节点编号填入specify interface node list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中,检查输出的各阶模态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数据异常,返回步骤s21检查设置的材料、属性是否正确,直至各项检查均正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四轮定位参数仿真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后副车架的各节点分别为:将后副车架左前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雨,厉智勇,余振龙,牛添龙,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